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我家儿子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和一个爱打架的小孩经常玩在一起,我很焦急。”“我孩子他们班学习第一名住在我们小区,我想让我女儿和她多在一起玩,没想到孩子却说,不喜欢她……”近日,一些家长为自己孩子交朋友操碎了心。
市心理咨询师汪洁说,从儿童发展心理的角度来看,6到12岁的小学生正处于开始进入社会探索的阶段,他们需要借由与他人交往而更加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家长应该适当指导孩子的交友,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尺度。
汪洁建议,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父母可以帮忙“撮合”小朋友交友,但在小学阶段,父母不适合直接参与到孩子的交友互动。与此同时,父母在指导过程中,也不应该直接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千万不能说“这个孩子很坏,你不能和他交朋友”这样的话语。家长如此批判自己的择友观,其实在孩子心中就是批判自己,否定自己,会损坏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会引起逆反情绪。
汪洁说,如果家长要给孩子的交友提建议,不妨采用“和谈”的方式。当家长发现孩子交了一个不适当的朋友时,不要急着否定,可以跟孩子坐下来聊一聊,让孩子说说他朋友的优点和缺点,和他交往的理由;同时父母也说说自己对这位朋友的看法,双方互相交流感受,让孩子自己判断自己的朋友是不是适合继续交往下去。这样做,不但指导了孩子的交友,也帮助孩子锻炼了自己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特别应该和一位小朋友做朋友,那不妨自己带个头,先和这位小朋友接触,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交流并得到友谊。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看到后,潜移默化中也会模仿,说不定可以为孩子争取来一位良友。而且,这个方式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也适合已经是小学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