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
认识骨质疏松症④
镇兰芳 中医博士,副主任医师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院长助理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是如何认识与治疗的?

中医学文献中无骨质疏松之名,按骨质疏松症主要临床表现如全身或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驼背等,中医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骨枯”等病名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肾虚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骨的生长发育依赖肾中精气的滋养与推动;现代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食肥甘厚味、缺乏运动等,极易造成肝肾不足,气血不能濡养筋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脾胃也有着重要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则导致肌肉骨髓失养,无髓以养骨,骨则必脆,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是饮食水谷消化、吸收,滋养骨骼的保证。《内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

此外,骨质疏松症也与冲任失调有关,常伴有痰、瘀、寒、湿等外邪侵犯,致经络不畅而为病。外伤致瘀,气血失调,津液亏虚,痰饮阻滞,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血瘀造成骨小梁内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液中的钙及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进行交换而致骨骼失养,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根据上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中医主要采用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疾病,临床上需要长期服药,目前多以西药治疗为主,如雌激素、抗骨吸收药、钙剂等,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研究具有服用方便、利于保护胃肠等特点的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必要的。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稠厚的膏剂,它的药性较缓和,药力持久,标本兼治,便于长期使用,有利于保护胃肠功能,能够满足治疗该病的需要。因此膏方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非常适宜的用药选择。目前我院开展膏方调治骨质疏松症已多年,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疗法简单实用,不仅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改善平衡、协调性及步行能力,还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等,发挥综合防治作用。运动疗法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治疗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 如慢跑、游泳) 、抗阻运动( 如负重练习) 、冲击性运动( 如体操、跳绳) 、振动运动( 如全身振动训练) 等。我国传统健身方法太极拳等可增加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及肌肉、肌腱的柔韧性,提高本体感觉,加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运动锻炼要注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

康复理疗如超短波、微波、经皮神经电刺激、中频脉冲等治疗可减轻疼痛; 对骨质疏松骨折或者骨折延迟愈合可选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等治疗可增强肌力、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肢体功能。

总之,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涉及骨骼、肌肉等多种组织、器官,需要综合防治。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规范、综合的康复治疗除可改善骨强度、降低骨折发生外,还可促进患者生活、工作能力的恢复。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

第05版:健康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