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其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病因也复杂多样,有些是因为鼻部外伤或疾病,有些则可能与心血管病及血液病等全身疾病相关。
那么遇到鼻出血应该如何应对呢?相关专家来支招——
保持冷静,切勿慌张
突然发生的鼻出血难免会让我们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然而这种不良情绪可引起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尤其是那些已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此时应该尽量使自己放松下来,保持冷静,进行下一步的自救或者求助。
正确按压,快速止血
推荐使用压迫鼻翼止血法,用出血鼻孔同侧手的大拇指指尖,紧紧压住出血一侧鼻翼的上方,或者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压迫10分钟左右。要注意的是往鼻孔里塞纸团试图止血的方法是错误的,自行填塞的纸团对出血点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粗糙的纸巾还会造成鼻腔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加重病情。
合适体位,局部冷敷
出血时应该就近坐下,身体略向前倾,保持头稍低位,张开嘴巴,用嘴呼吸,同时将流向咽喉部的血性液体及时吐出来。头后仰及平躺下来都是错误的,此时血液会通过咽喉进入胃部,积聚的血液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者血液还会被误吸入气管及肺部导致窒息。保持合适的体位后,可以用冰袋或者凉毛巾敷于额头或者颈部,或者用凉水冲洗一下自己的面颈部,通过“冷刺激”来收缩头颈部区域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出血。
联系亲友,及时求医
鼻出血的情况可轻可重,有条件的话就应该向邻近的亲友求助,不要有怕麻烦别人的顾虑。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若采用上述自救方法10到15分钟仍无法控制出血的话,那么就应该立即就医,情况严重者可拨打120求助。另外对于近阶段有反复少量的鼻出血者,有血液病、慢性肝炎、肾脏疾病及重度高血压者,或者有鼻腔及鼻咽部肿瘤手术放疗史者,无论出血量有多少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或治疗。这些患者可能存在隐藏病因或者伴发着原有疾病的加重,及时就医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预防鼻出血
一是改正挖鼻、揉鼻等易导致鼻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鼻部外伤。二要积极控制慢性病,老年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冠心病等。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相关指标。三、容易鼻出血者,可在每日临睡前使用凡士林软膏少许涂于鼻孔前端,尤其是双侧鼻腔内侧前端的鼻中隔黏膜处。房间内比较干燥时建议使用加湿器。四、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要及时诊治,平时不要用力擤鼻涕。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服用中药滋补者要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