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 星期
不让“病根”变“穷根”
——我市开展健康扶贫攻坚战纪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周雨 江睆
图为我市医务工作者为贫困患者服务。▼

  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我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市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来打,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对口支援、夯实基础、共建共享”的思路,调集最广泛资源,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问题,全力确保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看得起病 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完善兜底保障机制

  经济来源少,收入低,没钱医治,这是贫困居民就医时遇到的最大障碍。要让贫困居民看得起病,就需要在政策上降低他们的治病经济负担。

  “是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让我家渡过了难关!”7月26 日,嘉鱼县小天(化名)的父母,紧紧握住前来回访的县社会救助局干部的手感激地说。

  现年16 岁的小天,幼时患白血病。父母每日靠在工地上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是村里的低保户。随着小天一天天长大,病情也越发严重,亟待换骨髓。然而,50万元的高额手术费,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望而却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小天的父母几近崩溃。经多年治疗,家中已是债台高筑。

  嘉鱼县社会救助局及时发放了数万元的救助款,积极向市大病救助基金申请救助资金。并结合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保、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等资金,让小天成功接受手术,身体开始慢慢好转。

  该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让贫困人口少得病、不得病,使贫困人口看得起病,这三方面成为了全市健康扶贫工作的落脚点。

  “我们通过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把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作为工作的重心,在核准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实施分类救治。”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止2017年底,全市存量贫困户36004户、106826人。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分别达48.85%、18.56%。全市共核准剔除精准扶贫“硬伤户”6101户、20562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对象核减3063人。

  近两年,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强化医疗保障实施健康扶贫的意见》、《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健康扶贫保障机制,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今年6月27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政策的通知》,对我市健康扶贫“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进行了调整,兜底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我市确保贫困病人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个人年度自负医疗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增加至30种,报销比例提高到80%,病种年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最高达到9000元。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且一级医疗机构达到90%,二级医疗机构达到80%。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2万元降低到5000元,各段报销比例提高5%。

  看得好病 形成三级医联体,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

  嘉鱼县潘家湾镇东村村距离县城36公里,邓佩勋是东村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

  7月24日,村医邓佩勋来到贫困户黄菊香家探望。“多亏了你,不然我非得疼死在家里。”见到邓佩勋,黄菊香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原来,不久前的一天深夜,黄菊香突然腹痛难忍,满地打滚。接到黄菊香家人的电话后,邓佩勋拎上出诊箱冒雨赶来。经检查,黄菊香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邓佩勋给她打了一支消炎针,第二天一大早就找车送她到嘉鱼县人民医院就诊。

  在东村村,像黄菊香这样患病后能够得到及时就诊的村民不在少数,这都得益于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持续加强。

  近年来,全市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逐步提升基层诊疗机构和诊疗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群众买药也越来越方便。

  “以前农村缺医少药,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没处买药。自从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的卫生室里使用的所有药品均从卫生系统的统一网络平台采购,并且零差价销售,药品价格公开透明,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平台目录内凡是允许乡村医生使用的药品,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就及时采购,积极做好药品的日常储备,现在基本上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用药需求。”邓佩勋说。

  基层“缺医少药”现象逐渐减少的同时,针对大病、慢性病群体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也在全市推广开来。

  “三个一批”就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组织对患病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

  ——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组建了临床专家组,确定了定点医院,制定了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以县为单位分病种、分批次进行集中救治。截至6月30日,已救治了902人,救治进度89%。

  ——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以团队签约或组合签约的形式,开展“四个一”服务,即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发放一张签约服务卡。至今年6月底,全市贫困人口健康体检率56%,家庭医生签约率92%,慢病规范管理率80%。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配合人社、民政部门做好大病报销工作,落实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重保障,设立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一票制”服务窗口,方便群众报销。

  “‘三个一批’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能够帮助贫困患者解除病痛,尽快恢复生活生产能力,帮助家庭甩掉疾病的沉重负担,帮助他们摆脱因病致贫、因贫病重的恶性循环困境,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方便看病 就近就医,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政策

  我市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基层医疗条件差、医务人才匮乏、药品种类少等是贫困人口就医所面临的难题,突发的疾病没钱医治也是贫困人口所面临的现实窘境。

  52岁的张凤军是咸安区桂花镇村民,两年前查出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因病致贫,心情颇为沮丧,他总是需要到咸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拿药,十分不便。

  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去年,桂花镇卫生院不仅药品变得种类齐全,还可以“先看病,后付费”,这给他的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近年来,我市推进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有效破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按照“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以市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实行统一政策体系、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服务、统一核算盈亏”的总体要求,两年累计整合资金10608.05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同时,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经核定的特困家庭夫妻及其伤残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所需个人缴费资金,均由政府给予全额资助。

  此外,在全市实施健康扶贫的工作中,为了让贫困群众就医得到保障,全市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崇阳县、通山县对县政府核定的重点救治对象发放“精准扶贫医疗卡”,重点救治对象持卡在县内住院“免挂号、免登记、免付费”。去年9月1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服务,做到“三个一”,即:一卡就医、一窗经办、一票结算,让群众看明白病、报明白账。

  市卫计委主任李华平表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卫计系统作为全市人民健康的守门人,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强力推进。下一步,市卫计委将切实把健康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记在心中,齐心协力打好健康扶贫政策“组合拳”,保障健康扶贫目标圆满实现。

2018年8月3日 星期

第05版:健康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