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星期
包粽妈妈余秀荣:甜甜棕子溢幸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端午近,粽香飘。13日,家住咸安三元社区74岁的余秀荣婆婆,早上5时多就起床忙活。她要为街坊邻居、家人包粽子。

  “每年端午,妈妈都会忙得团团转,菜场挑粽叶、洗糯米、酿蜜枣,老人家都要亲力亲为。包了近50年的粽子,不仅我们家自己吃,妈妈每年都会送一些粽子给附近的老街坊。”余婆婆的女儿春华介绍说。

  清洗干净的粽叶整齐摆放在一旁,糯米和蜜枣等食材也已准备好。余婆婆用剪刀将粽叶的叶柄稍稍修剪后,便拿了把板凳坐下,一边聊着天一边包起了粽子。 “这几年包得少了,但亲朋们想吃,我就还是会做。”余婆婆笑着说。

  只见余婆婆拿起两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用糯米、蜜枣将粽叶填满,用勺子压紧实,再用绳子封口,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迅速成型,像灯笼似的挂在椅子上。

  “小时候家里苦,端午节能吃到粽子,就高兴的和什么似的。”余婆婆回忆,端午节是农村娃们期盼的重要节日。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粽子的来历,也不知道屈原的故事,只知道端午这一天,可以大饱口福。那股特别的清香,成了她童年甜蜜的记忆。

  “这附近的人,都认识余婆婆,只要想吃粽子,阿姨就给我们分一点。”附近一个便利店的店主夸赞说,余婆婆的粽子,比外头做得香。

  “现在年纪大了,力气不比年轻的时候,但还是轻车熟路。”余婆婆说,年轻人过端午图省事都是买粽子吃,其实粽子包起来很简单。“自己包的粽子吃起来更有味道。”

2018年6月19日 星期

第05版:香城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