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 星期
我成长的这片土地
○刘安平

  在美丽的温泉河畔,耸立着一所耳熟能详的学校——咸宁市实验小学。每每提起她的名字,就有一种道不清的激情和感动。二十多年来,我从一个热情奔放的小伙成长成一名两鬓突现白发的教育者,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在这片我为之奋斗着的土地,这块我成长的土地。可以说,我见证了她的成就与辉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这所学校实习了半个月,注定我与她有着一生的缘,这种缘,也改变了我的一生。在同学眼中,我是个幸运儿,作为佼佼者被分到了众人向往的市级重点小学。这种缘,的确让我兴奋不已。我在窃喜之余更多的是憧憬自己的未来。当我一个人漫步于校园,独自感受校园的清新,体味它的点点变化的时候,你很难感受我心中溅起的层层涟漪。

  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学校从一个只有排排平房小屋发展到高楼林立,教学楼、科技馆、综合楼一应俱全的园林式现代化学校。走在林荫小径上,不时会有稚嫩孩子传来的一声声问候,就连树上的小鸟也悠闲自在落在草坪上踱来踱去,一点也不畏惧人们的接近。

  几代实小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学校,早已敢叫日月换新天了。走进崭新的校园,你不禁会被宏大气派的新校门所惊叹:东大门的建成,《中国梦》、《不记初心 牢记使命》、《三大文化系列》文化墙建设彰显新时代气息,全新的教学楼分成了正德楼、雅行楼、求思楼、博爱楼,其中内涵体现着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智慧与追求。

  校园中心花坛屹立着静抚学生手持教本的青年教师塑像,聆听着学校不断发展的号角,这审时度势的号角吹响了学校发展的序曲。听学校的老教师说这婷婷玉立的少女塑像是根据甘老师的靓影雕塑而成,从她那乌溜溜的眼睛可以想像出甘老师青年时期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和执着。而今看她鹤发红颜,满面慈祥,额头的皱纹写满了人生的智慧与艰辛。她的年龄与我相比也不算大,但我从她身上,却能看到这一代人为了学校的发展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博大的关爱,也就是凭着这份执着,她同其它教师一样,在平凡的事业中用青春与热情谱写了一个教师的壮丽诗篇。

  环境是教育的隐性因素,学校各种别具匠心的特色建造正是体现学校育人环境、努力创立校园文化的有益尝试。为了营造清新的校园氛围,学校将校园的各个角落整修得和谐而别致。这种独特的视角是学校领导者的智慧结晶,更是这个强有力的教师群体风范的浓浓真情写照,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积淀与坦然。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我特别欣慰的是在这篇叹为观止的的篇章中留下了我成长和奉献的足迹。也许在我的学生眼中,很难再现昔日的种种波澜壮阔的活动景象,但从第一届十佳少先队员到现在的二十几届十佳少先队员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中,无一不感受到学校为他们从小营造的榜样教育的足迹,正是这种榜样教育贯穿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而一届又一届的星级学生成为了这种教育模式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从中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待人。在他们的背后,是无数德育工作者汗水的浇灌,是无数教师课堂上的热情鼓励。

  而今,我已经迈入了不惑之年,但对学校的的这份情感依然久久不能褪去,因为我们孕育的祖国花朵正悄然绽放,正在为祖国的强盛添砖加瓦,为中国梦、强国梦而放飞梦想。我相信我们这所被誉为“鄂南一把金钥匙”的学校必将从灿烂走向辉煌。

2018年5月18日 星期

第07版:科教观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