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早上8时许,嘉鱼县渡普镇西凉湖湖面上,王家庄村杨家咀的龙船蓄势待发;船上,头戴一顶红帽、身着白色短袖的锣手神情专注,两眼炯炯有神。
他叫张忠文,今年57岁,高高瘦瘦。龙舟赛上,锣手是整个龙舟的“总指挥”,通常由在当地富有声望、处事稳重、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
村民们说,张忠文担任锣手和指挥,大家伙“信得过”。为什么?老支书杨传广,讲述了原因。
因为紧邻西凉湖,当地土地少、土壤贫瘠,村民们只能靠水吃水。
张忠文和大家一样,从1995年开始围网养鱼,最多时他的围网面积有18亩。
围湖养鱼风险高,全靠“老天爷”吃饭。1998年的大洪水,张忠文血本无归。不甘失败的张忠文,借钱投资,准备东山再起。不料,2010年的又一次大洪水,让张忠文再次损失惨重。
围网养鱼,村民们风里来雨里去,风险高收入不稳定不说,曾经清澈见底、可随时饮用的湖水逐渐浑浊不堪。
“再这么养鱼下去,不晓得我们的子孙们还能不能记得这是个湖哦。” 70多岁的老支书杨传广的担忧和感叹,如一记重锤,敲打着张忠文和渔民们的心。
除了是养鱼大户,张忠文还有另外两重身份——党员、小组长。张忠文决定带领村民们,找到一条更好的致富路。2012年过年时,张忠文找到在江西销售脐橙、返乡探亲的同湾村民吴勇兵。
“你在外面跑,见多识广,要不在我们村也试试种脐橙?我们这里的山地多啊,土壤也适合脐橙的种植,技术方面你帮忙想想办法,我们出钱请人培训都可以。”
就这样,在吴勇兵的牵线搭桥下,张忠文先行先试,在当地尝试着种植脐橙。经过多年试种,最终选定引进江西正宗赣南脐橙种苗。经过精心栽培,王家庄出产的脐橙果大、味甜、品相好,市场需求大,供不应求。正常情况下,脐橙亩产可达 1800公斤,扣除各种成本,纯利润在6000元左右。
2016年,全市两湖拆围工作全面铺开,渡普镇率先响应。镇拆围工作队首先找到了曾经的老支书杨传广和组长张忠文,希望他们两户能起带头作用。
还湖水一片清澈,虽是大家早就有的想法,但真要彻底拆除养活了全家老小的围网,大家多少心有不舍。作为党员、小组长和养鱼大户,张忠文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等着他的决定。
在小组会议上,不少村民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从小就和湖水打交道,不养鱼,我们啥也不会,大家靠什么养家糊口?
“我从2012年开始试种脐橙,摸出了一些门道,去年我们几个种植大户都得到了很好的收益。只要大家愿意,我愿意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我们一起上山种植脐橙,保证比养鱼收入稳定有奔头!”张忠文的一席话,给渔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张忠文说话算数,牵头成立了忠文脐橙专业合作社,带动拆围渔民100余户,向荒山进军。
多年来“浪打浪”的渔民,成功变身“山大王”。张忠文所在的小组,种植脐橙的农户占到了100%。去冬今春,王家庄村脐橙种植面积已达近1000亩,种植赣南脐橙 5.6万余棵,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基地年产脐橙可达1400吨,年销售额可达560万元。
拆围完成,西凉湖不再有围网养鱼,湖水越来越清澈,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
洗脚上岸,发展脐橙。张忠文带领拆围渔民,在新的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广。
端午节这天,组里男女老少都回到了湾子里,在一望无垠的湖面上,过了一把久违的“龙舟瘾”。
“下午的赛龙舟就让他们年轻人去吧,我们几个老把事到脐橙基地去看看。发财致富,就靠这些脐橙树了,一定不能马虎。”
指挥完上午的龙舟赛,饭桌上张忠文说出了自己的新打算:“我们正准备争取项目资金,对脐橙基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推广标准化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王家庄脐橙知名度,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家伙放心,我们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听到这话,桌旁的后生敬了张忠文一杯啤酒:“八伢(叔叔),为了大伙的事您辛苦了。龙舟的事情交给我们,我们绝对不辜负您。”
“赛完后工具都收拾一下,好好保管龙舟,我们来年再赛。”张忠文交代完,起身带领大伙,走向村头那片脐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