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笔端方现无限山川。新闻宣传如何才能做到胸中有成竹,下笔见山川呢?笔者认为,要创新以下五大机制:
一是创新8+X选题策划机制。要想报道出彩有质量,新闻策划是关键。策划要出彩就要吃透政策上情,了解民生下情。每月初组织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咸宁电视台、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8家单位,加上本月内与区委区政府常委工作中心相关的8家单位等进行近期工作亮点汇报,由新闻科筛选专题,送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定,然后与各类媒体记者共享,重要的选题邀请主流媒体组团采访报道。上国家、省级媒体的重要报道和咸宁日报头版头条均由新闻策划选题而来。如去年11月22日在湖北日报发的头版头条《咸安三禁三治找回一好空气》等报道。
二是创新通讯员采风培训机制。新闻质量上去了,新闻流量如何增大?想要报道流量上去,人力不够怎么办?那就得注重培养新闻队伍。区委宣传部每年组组织一次全区200人左右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建立通讯员QQ和微信群,由新闻科干部在群里公示新闻线索,在线交流新闻写作心得,在线手把手教会通讯员写稿改稿。几年来,咸安新闻通讯员队伍里近20名通讯员被市区单位提拔重用。同时,一季度开展一次组织全区20名骨干通讯员集中采访采风,由乡镇提供2-3个新闻现场采访,召开座谈会,由报社编辑或记者讲如何采写,然后选题打包,按自愿原则,几个通讯员一组采访写稿,限时交稿。通过编辑改稿沟通后,在咸宁日报和香城都市报推出,优秀稿件推荐到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通讯员之间友谊,提高了新闻采写能力。
三是创新新闻报道通报机制。针对有些单位对新闻宣传不够重视的现状,区委宣传部创新新闻用稿通报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各单位对在各主流媒体的发稿自行登记,与新闻科统计的核对后,若无差错,每月的最后一天在区商秘网发通知和文件,将通报结果将直接呈送给区四大家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区委宣传部也将对每期发稿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发稿不平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补救。主要是对长期未发稿,不重视宣传或抓宣传不力的单位,由部长约谈其单位一把手,确定后期补救措施,争取迎头赶上。对发稿少的单位,由分管副部分进行沟通,制定后期宣传规划,以鞭策后进,促进新闻报导平衡。
四是创新新闻奖励机制。为了激发通讯员写作兴趣与激情,咸安区委宣传部2013年出台新闻奖励制度,并比照市委宣传部新闻奖励制度出台奖励新规,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各单位比照市区宣传部新闻奖励制度,并严格执行,对没有制定相应新闻奖励制度,或有制度不执行的单位,年终考核按标准扣分。对新闻报道工作不支持,又没有制订奖励制度,新闻报道长期落后的单位不予评先。同时对从事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单位需提供必备的车、相机等采访等条件,给足经费保障,确保宣传报道工作顺畅。
五是创新新闻发言人制度。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手持麦克风。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有效应对各单位新闻突发事件,做到外外宣传统一口径,区委宣传部创新新闻发言人制度。年初,按单位分工进行摸底,要求各单位明确并上报一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领导负责对外宣传工作,区委宣传部按上报的人员一对一进行考核,把对新闻敏感度强,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经纳入到新闻发言人队伍来,并通过发文明确。同时,推行新闻发言人在册登记制度,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会,请专家讲解新闻发言人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新闻发言人应对媒体及突发事件的本领和技巧,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对外正面宣传能力。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拨千斤纸一张。做好新闻宣传,“五大机制”激活新闻春水,将助推新闻报道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系咸安区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