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第十届美育节暨参加湖北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活动结束,我市师生获得不俗成绩。至止,我市共成功举办十届美育节,历时30年。通过美育节,我市旨在提高师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1 营造氛围感受美
寒假期间,岔路口王女士的家几乎成了一个幼儿园:女儿自放寒假后,每天同小朋友一起在家画画、跳舞、唱歌,玩得很开心。
“她画画就是涂鸦, 但只要她高兴,爱怎么画都行。有时我会为她的画添上几笔,告诉她这是什么。”王女士说。她的教育方法其实沿袭于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市直机关幼儿园。
据了解,市直机关幼儿园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们采访鼓励、引导的方式,将声乐、手工、绘画等渗入到孩子的课程中,润物细无声,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
去年12月,市实验小学的50周年校庆活动让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李菁仍然记忆犹新:500人的太极拳表演行云流水,500人的跆拳道表演铿锵有力,1000人的巴乌表演动人心魄……
“我小孩在读一年级,参与表演了懒羊羊这个节目。以前他有点内向,自从参加表演节目后,每天在家都催着我帮他练习。”李菁回忆道。
她坦言,市实验小学的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的确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审美情趣,对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的个性、大方自信的品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每个班级、每个学校、每个县市区,为了培养、提高师生们对美的感受力,都高度重视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并积极将艺术教育成果展现到美育节上。
市教育局艺术教育负责人阮媛表示,溪流成就大海,我市举办美育节的目的是检验全市艺术教育成果,试图在全市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让全市师生感受到美。
2 创造机会表现美
姜一诺是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放寒假后,他仍然坚持在家练习巴乌。“在学校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上一节巴乌课,星期二到星期四,每天的最后一节课都有20分钟时间练习巴乌。”
2012年开始,市实验小学将巴乌列入学生课表,开始全校普及巴乌。该校副校长洪耀明表示,巴乌是民族性的乐器,通过这种乐器让学生展示、表现巴乌的美。
“美育艺术一直是我们学校历来重视的领域,不仅是面子工程,还体现学校的软实力。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将感受到的美展现出来,我校打造了一直师资过硬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导学生。”洪耀明说。
该校拥有拉丁舞、音乐等专职艺术老师10位,另外,还专门培养其他科目老师的艺术细胞,组建民族舞、葫芦丝等老师社团,让老师从思想、行动上浸染艺术元素,成为艺术教育的兼职辅导老师。
温泉中学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该校老师卫玲介绍,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有的从小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弹会奏。学校自三年前开始连续开展了三届美育节,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练自我的好机会。
“这样的活动既能将我们平时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锻炼了胆量,又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在该校第三届美育节上,七(5)班的钱书阳和其他同学一样,进行了专门的表演。
该校一名刚退休的老师介绍,美育节,顾名思义,就是一切美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都能拿到美育节上来展出。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又能鼓励孩子们展现美。
3 提供平台创造美
在市第十届美育节文艺汇演上,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表演的《啦啦操》散发着少年儿童的活泼气息;舞蹈《笋儿尖尖》、《拍打舞》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融入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创意十足;音乐情景剧《老师妈妈,妈妈老师》,学生们用真情的表演,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传达着对老师真诚的谢意。
每个节目,都是师生们对学习、生活进行领悟后的再创造。温泉中学学生熊浩年跟随父母去过刘家桥,便创作了一幅作品《刘家桥》,以艺术的手法展现刘家桥的美,获得湖北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金奖。市实验小学音乐老师黄蕾葳自创的音乐课,获得黄鹤美育节一等奖。
据了解,我市此次美育节以“三优二文一先进”为主要内容,即对优秀艺术课、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优秀艺术教育论文及征文和优秀先进单位进行评选,历时6个月,试图在全市范围内展现我市师生朝气蓬勃、勇于探索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在感受美、表现美后,进行美的创作。
市实验小学为给学生们提供创造美的平台,将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作为美育节,设置文艺表演5个专区;温泉中学则连续举办三届美育节, 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
市教育局艺术教育负责人阮媛表示,全市美育节面向全体学生,希望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艺术实践,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同时,为推进美育工作,我市教育部门督促各学校完善工作机制,以艺术教育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机制的内涵,推进美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