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思之始也。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
如何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只有“改变”,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质量。
改变设计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比如:二年级数学教材有一节是《角的认识》,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后,可以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答道:“没问题。”老师再问:“那么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
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如此,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方法
善待学生的问题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对问题予以解决。
对于有新意或有独到见解的问题,不仅要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哦,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还能补充点什么?”……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