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胡丛武、何骋、吴少伟报道:“以前这一片农田需要一整天才能翻耕完,现在不到半天就完成了,等到秋收的时候,我们村的大型收割机也能大显身手了。”3月20日,望着眼前翻耕好的高产农田,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村民娄四新充满期待地说。
华家村原有中低产农田近2000亩,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生长。但由于坡度大,农业耕作粗放,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片本该年年丰收的稻田,近年却常因旱涝等灾害导致减产,甚至是绝收。去年,该乡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00余万元,涉及该乡的四庄、华家和寺背3个村,共改造中低产田5300多亩。
目前,该项目大部分机耕道、塘堰、排灌渠道等基础设施已经建好,预计4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将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方便了项目区农田大型农用机械的耕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打下基础,有力支持了农业 “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