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咸宁市浮山学校教师胡琴,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大学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用心、用情践行着自己的梦想和初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走上讲台上的第一天起,胡琴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信息获取速度快、创新思维强的新时代小学生,老师应该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她得到的答案是创新。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难以记住复杂的生字,她给学生布置了趣味汉字作业,每位同学在每课生字中找到一两个喜欢的生字,做成汉字卡,与同桌互相猜字谜,通过艺术手法将汉字创作成美丽的画等,并与伙伴交换认读字卡。孩子们在制作、创作、交换汉字卡的过程中,无形中识记了大量生字,点燃了对汉字的兴趣,培养了探索中华文化的精神。
“教育要以人为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生命,要将人的发展摆在首位。” 胡琴以亲近的方式,站在儿童的立场教书育人,这一思想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上——采用情境化教学的方法,力求课堂活动化、儿童化。同时,她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巧用积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因此,语文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之一。
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本职,那么关爱学生是老师的本分。胡琴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过程要用“爱”。坚持教育的大爱,关注每一位学生,亦师亦友,方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胡琴班上曾有一位女生叫小月,她上课时总是低着头,下课时总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发呆。她的眼神抑郁,很少与人交流。胡琴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月过去笑容洋溢。可自从爸爸妈妈离婚,妈妈离开了家,她就几乎不说话了,在家总是默默流泪。小月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我没有妈妈了。”胡琴了解到小月的情况后,多次找她聊天谈心,课后去她家里走访,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陪她进行课外阅读,做手工,画画……胡琴还发动同学们主动和她交朋友,玩游戏。发现她的点滴进步都会第一时间表扬。就这样,小月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在教师节,小月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胡琴,上面画着一位戴着眼镜的女老师一只手捧着鲜花,另一只手牵着一位小女孩,小女孩笑嘻嘻地望着老师。旁边还写着:“您就像我妈妈,胡老师我爱您!”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成长的过程付出很多艰辛,但收获的果实也是甜美的。胡琴不断“充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多次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的教育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讲课比赛,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奖项。
胡琴凭着一颗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做新时代学生引路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诠释爱的真谛,绽放自己的最美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