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交会期间,面对楼盘华丽的包装、眼花缭乱的促销,如何做一个精明的购房者,放心买房?记者请教了相关部门专业人士。
全面了解开发商
消费者在购房时,应该了解开发商的实力如何、产品的品质如何、房产项目的手续是否齐全等。
期房销售必须取得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此外消费者还需要看开发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施工许可证》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证照是否齐全。
消费者可咨询主管部门、询问已购买的业主或上网查询,对开发商的实力、以前开发的项目、信誉、资金等加以了解。
合同请律师把关
有一些消费者对房地产行业知识还不是十分了解,法律知识也不健全,像房产买卖这种涉及金额较大的交易,建议找专业的律师帮助审核购房合同。
房屋买卖的合同绝大多数是格式合同文本,但无论是期房、现房还是二手房的卖方都会在合同中增加一些补充协议。一些不良的开发商利用补充协议减少自身的义务、规避自己的责任,因此,有些格式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约,补充协议往往会存在陷阱。
近些年来,一些一二线的城市的购房者都会在购房时选择聘请专业律师帮助其审核购房合同,目前我市购房者也有这方面的意识。
谨慎交纳意向金
在房屋交易过程中,十分容易引发房屋交易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定金纠纷。一些购房者在不明确自己购房意向的情况下轻易付定金,导致定金难退。
在下定金之前,要注意认购书内容,仔细研读条款,明确违约的法律责任。当看到诸如“定金一律不退”这些不利于自己的条款时,应当勇敢地对开发商说“不”,要求对方作适当修改后再“落定”、签字。缴付定金或任何款项以后,立即要求收款人开具机构盖章的票据。
在下定时,确保购楼意向正确;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商家精心布下的“紧销”疑阵所迷惑,不要在对所认购房屋的面积、楼层、座向、价格、内部结构等都不清楚的情况下,看到模型或听到导购小姐的美好描绘就匆忙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