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部俗称“老三战”的电影,几乎家喻户晓。其中,反映山东海阳民兵在艰苦的条件下,碾炸药、造石雷、打鬼子的电影《地雷战》,让海阳人民的英雄事迹闻名全国,“不见鬼子不挂弦”、“铁西瓜威力大,炸得鬼子飞上天,炸得汉奸地下爬”等经典台词,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影片中的赵家庄就是现在位于海阳市行村镇的赵疃村,这里是当年海阳地雷战的主战场。
1940年2月,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943年海阳县武委会在南埠村召开会议,会上介绍了平度、大泽山区民兵埋雷经验,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
由于当时军需兵工厂原料缺乏,地雷的生产和下发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战斗需要。赵疃民兵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开动脑筋,用土法配置炸药,在全村群众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造石雷、自碾炸药活动。
海阳人民以民兵为作战主体,以地雷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地雷战由点到面普遍展开,令日本侵略者魂飞胆散。
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赵守福、于化虎和孙玉敏3人还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