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微评

  ●@光明网:#文武双全# 近日,中国科大物理化学博士生郑晓萱火了。她在力量举亚洲锦标赛中,举起了自己体重3倍的杠铃,刷新全国纪录。

  微评:郑晓萱把科研作为自己的主业,把力量举作为自己的爱好,以“科研式思维”指导训练,以强健体魄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撑。从郑晓萱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科研与健身平衡的生活方式,这也启示我们:要打破“强筋骨”与“长知识”相对立的思维,追求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刷新全国纪录或许太遥远,但拥有更健康的身心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并实现的目标。

  ●@工人日报:#事假难休# 因岳父突发急病需要照护,在陕西某企业工作的周国兴向所在公司请休事假7天,却被公司以“并非必须由本人处理”为由拒绝。

  微评: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些突发事件。事假制度维护了正常的人伦道德,为劳动者履行家庭义务、处理社会生活事务提供保障。但在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对事假的批准极为严苛。如何解决事假的“休”与“批”之间的矛盾,让事假制度真正体现出对劳动者的关怀,需要不懈探索努力。

  ●@经济参考报:#保险公司收到“罚单”# 2025年开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分支机构持续强化保险行业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13日,今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216张,合计罚没金额达6935.69万元。

  微评:近年来,保险行业投诉数量激增,保险欺诈、销售误导、违规操作等问题频发,成为困扰投保人、制约险企提升服务的顽疾。在保险行业,消费者相对弱势。给保险公司 “开罚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倒逼企业销售行为更加透明、更加规范。唯有如此,才能让保险行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新华社:#露营经济#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找“诗和远方”。“为了更好地出发,去露营”“人应该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打开社交软件,“露营”正成为新的消费高频词。

  微评:走进户外,拥抱自然,是一种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政策指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亲近自然”的好处,户外运动时长随之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活力和消费潜力。露营经济,是户外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吃、住、行、游、购”等多个消费环节和消费场景,拉动营地经济、装备制造、文旅销售等多个产业链增长。不负好春光,要培育壮大露营经济这一新业态,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擦亮城市的“春天名片”。

  ●@人民网:#医保跨省共济#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3月14日,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6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支付医疗费用。

  微评:医保跨省共济打破了省域限制,丰富了使用主体,拓展了使用广度,便于更合理、更有效地调配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要。各地医保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进一步盘活医保个人账户“沉睡”资金,惠及更多参保群众。

  ●@经济日报:#网诈新套路# 随着AI大模型迎来爆发式发展,许多网民开始使用AI辅助工作和生活,金融诈骗也用上了新“马甲”。除了“AI换脸冒充亲友”,不法分子还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元宇宙等概念,编织各种诈骗陷阱,实施网络金融诈骗。北京金融监管局近日连续发布3条消费者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警惕新骗局、新套路、新变种。

  微评:从“编故事”到“蹭热度”,骗子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新套路,但目的都是诈骗钱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必须加强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源头治理,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查其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同时,要构建强化技术反制,建立更强有力的预警“防火墙”、资金“防洪堤”。

  ●@新华社:#食品安全举报系统#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已开发“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正式上线开通。举报系统将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微评:“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有助于延伸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倒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监管执法和社会监督的“他律”强化企业“自律”。当然,前提是举报系统要保护好“吹哨人”的隐私信息和相关权益,降低内部举报的风险和成本。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