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食用海鲜、啤酒、西式甜点或糯米产品后,次日出现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且发作逐渐加重,那么你可能正在面临“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
一、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等因素导致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第一跖关节等小关节的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可能形成“痛风石”。早期症状为单关节急性炎症,红、肿、热、痛明显,常发生在晨起时,与饮酒、高嘌呤食物摄入或过度劳累有关。
二、那些人容易得痛风?
1.性别因素:男女发病比例为20:1。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后女性。
2.年龄因素: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发病年龄约在45岁左右。
3.体重因素:肥胖、营养过剩的人易患痛风。
4.饮食因素: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
5.饮酒因素: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6.疾病因素:患有其它代谢性疾病的人易患痛风,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有相近的易感基因。
三、痛风患者的日常护理
1、一般护理
病室宜温暖、干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可将患者肢体抬高以减轻疼痛,待疼痛缓解后逐渐恢复下床活动。观察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范围、程度。观察关节活动情况,有无关节僵硬及畸形。病重卧床者,应协助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日常生活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关节受寒,关节一旦受到寒冷的刺激,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控制体重,维持BMI理想体重,减轻体重不可操之过急,避免脂肪过快分解可引起血酮体与酸浓度增高抑制尿酸排泄,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2、饮食护理
坚持“四低”的饮食原则,即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饮食;饮食控制不可过度,避免营养失衡加重痛风。严格限制嘌呤高的食物,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深海鱼、贝类、动物内脏、火锅汤、豆制品等等,这些食物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水平升高。除此之外,牛肉、羊肉等肉类属于中嘌呤食物,患者要控制好食用量,不能多吃。鼓励多摄入绿色蔬果,建议患者每天至少摄入500克的蔬菜及200克的水果,适当多吃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多食用碱性食物,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橘等,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出;鼓励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总量需达2000ml,限制饮酒、吸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及兴奋饮料;日常用油宜选植物油,少选食动物油。
3、运动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适量的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尿酸的排泄速度,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但痛风患者要避免剧烈的运动,过量的运动会导致排汗量增多,排尿量减少,并且剧烈的运动还可产生乳酸,影响尿酸排泄。建议患者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关节操、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应循序渐进,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以不感觉身体疲惫为宜,4、情志护理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易反复,病程缠绵,疼痛剧烈时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在情志调护治疗中,使用“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五行制约法则。要多关心患者,给子心理安慰,指导其戒躁戒怒,使体内阳气宣泄,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可使用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鼓励患者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其次使用移情易志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
温馨提示
痛风患者想要控制好病情,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另一方面要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在饮食、运动等方面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各个细节都注意到了,才可以避免痛风急性发作。除此之外,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自己的尿酸水平以及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诊,避免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