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想跳广场舞”“退休后我想去环游世界。”多数人退休后都会选择享受人生,而退休后的王定立和金宝珠夫妇,却选择了一条比工作更难的路。
他们放弃退休后的清闲生活,扎根农村,结对创业,研制深加工农产品,开发了黄精系列健康食品、“九宫九宝”野生猕猴桃果酒,让山货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金宝珠,我手上拿的是湖北通山产的野生猕猴桃果酒,这个酒富含氨基酸、叶黄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经过40多道工序酿造而成……”12月20日,金宝珠正通过手机进行直播。
“今年,我们的果酒和黄精酒都卖得不错。”王定立介绍,夫妻俩开发的黄精系列产品入选了咸宁市涉桂重点企业和优质桂花产品目录。
家住通山县通羊镇湄港村的王定立和金宝珠,退休前分别在通山县卫生局和通山一中工作。从事药学工作多年的王定立,很喜欢药学研究,退休后更是闲不住。近几年,通山县大力发展水果、黄精产业,这让王定立对农产品加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野生猕猴桃、野生樱桃、野生板栗,还有遍布山间的八月瓜和九月黄等野果,这些藏在深山的‘野生宝贝’如果合理开发利用,将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王定立说。
王定立从农业部门了解到,在通山县太阳山、九宫山、太平山、大幕山等海拔500米至800米的高山上,有着丰富的优质野生猕猴桃资源,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宝藏。
王定立创立通山远生山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置办设备,潜心攻克了低温自然果酒发酵技术和猕猴桃脱毛去皮技术。历经多年钻研,王定立让昔日藏在深山的野生猕猴桃,迎来了高光时刻,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5年,王定立自建的冷库完工,开始对外收购野生猕猴桃。每年10月1日起,当野生猕猴桃达到9成熟的时候,以3元至4元的单价开秤,每年收购100多吨。2017年,他投资300多万元的酿酒生产线全线调试成功,收购的猕猴桃也达到400吨左右,开始量产野生猕猴桃酒。
15年来,王定立四处拜师学艺,和妻子携产品多次参加全国农博会、食博会。功夫不负有心人,野生猕猴桃酒多次获全国农博会、食博会金奖,并被第15届中国国际食品加工博览会作为指定用酒。公司加入中国果酒品牌计划。
“现在,我们两个人分工明确,老王主内,专门负责技术和生产,开发产品,我就主外,负责跑市场,这几年我们把全国各地都跑遍了。”金宝珠笑着说:“我们人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可以,通过开发家乡资源,钻研酿酒技术,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
猕猴桃加工成果酒后升值10倍以上,成了通山好几个乡镇的农民致富的金果果。有了企业带动果品深加工和专业的销售渠道做保证,藏在深山的绿色珍品逐渐有了走出去的希望。而加工、运输、营销的产业链上,公司又不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19年,夫妻俩又对中药材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开发黄精系列食品。
王定立考察后发现,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黄精酒都是以浸泡的方式制作,口感、色泽都不佳,而且黄精的功效成分损失了很多。
为了能酿造出更优质的黄精酒,王定立走遍了通山的各个大山头,寻找野生黄精种苗,并建立了自己的黄精种子资源圃。经过多次试验,王定立成功研发黄精酒,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因为在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面的成就,王定立被市人社局评为全市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能大师。
黄精酒试验成功后,王定立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发黄精系列产品。
“我们开发了黄精功能口服液,小孩老人都可以喝,以后我们还想做黄精颗粒,可以冲泡的,还有黄精糕点等。”王定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