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党委绘蓝图 乡村产业添动力

(上接第一版)

渡普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亮介绍,“两虾一稻”模式推广前,小龙虾卖完后,农户会接着种植水稻。如今,推广罗氏沼虾养殖,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一季收入,拓宽了农户的增收途径。

据了解,渡普镇的罗氏沼虾养殖,由位于当地的浔味嘉鱼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牵头,由其负责技术指导,并统一提供苗种。罗氏沼虾苗在温棚里面育大以后,再给农户进行养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虾苗的存活率,降低养殖风险。同时,为支持和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政府对一亩环沟补贴1500元,苗种费用补贴80%。

“过去,单个合作社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烟墩村党支部书记鲁小桥说,现在由联合党委牵头,村两委实施,流转附近5个村庄1万多亩土地,建设“一稻两虾”生态种养基地,“一田三收”实现规模化种养、规范化运营、统一化运作。

“大家齐走路,路子广、效益好、不愁销路,现在市场行情比较好,集体也受益,平均每亩地能增加收入二三百块钱,一年的村集体收入接近40万元。”鲁小桥说。

从“邻村人”到“一家人”

11月25日,夜幕降临,恋江湖·嘉鱼不夜城华灯初上、长街如昼,景区周边灯火通明,网红农家乐、特色客栈民宿等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餐厅卫生干净、饭菜新鲜美味,一家老小都吃得很开心。”当天,武汉市民朱女士一家逛完不夜城后,就近在朱砂村大屋梁的一家餐馆宵夜。

曾经一度面临产业单一与空心化困境的朱砂村,如今逐步实现文旅融合的华丽转身,这一切都离不开官桥镇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联合党委的有力推动。

“官桥镇交通便捷、人员往来频繁,周边景区星罗棋布,十分适合发展民宿和餐饮产业。”官桥镇党委书记高云海说。

然而,由于景区跨越多个村庄,文旅项目在推进协调中出现了不通畅等诸多问题。

如何破题?今年,嘉鱼县以“先富带后富,一组带多村”的“1+N”模式,建立由官桥镇党委领导、田野集团党委主导,项目核心区内官桥村、石鼓岭村、朱砂村、白湖寺村、两湖村等N个村党组织参与的“党建联盟”模式,建立村企共建型联合党委,探索“组织共建、要事共商、产业共推、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共同缔造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经济组织+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旅游+餐饮+民宿”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村企共同发展。

“没想到闲置民房大受欢迎,让游客来了还想来,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看着人来人往的民宿,白湖寺村严喻懈村民周清华十分高兴。

原来,联合党委了解到周清华家有闲置房屋,就建议他把房屋打造成民宿,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还可以增加收入。

文旅融合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在官桥镇,不少外出务工村民开始返乡创业、就业,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