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筑起信仰坚定之城

  (上接第一版)

  仅去年一年,咸宁全市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3500余场次。

  厚植我们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饱满。

  榜样如旗,引领社会风尚

  10月7日,通城县城粮道街口一辆黑色轿车因司机突发疾病失控,危急时刻,杜志军驾驶白色轿车,冒着生命危险死死抵住黑色轿车,避免失控车辆冲进闹市区的人群中。

  年初,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中国好人张向温,因卧床治疗,委托专人来到赤壁市红十字会向甘肃定向捐赠3000元现金。他还志愿登记成为了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30多年来,这位退役老兵坚守清苦,却向国家累计捐款30余万元。

  一根扁担、一艘小船,28年来他为崇阳青山库区的孩子搭起求学路……2024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分享了中国好人、“大山里的摆渡老师”王值军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

  城市充满大爱,热土孕育好人。

  近年来,咸宁市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驰而不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道德高地,挖掘凡人善举,培育先进典型,讲好好人故事,倡导崇德向善,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86岁的龙运娥老人,40年如一日守护中南革命烈士陵园,从青丝到白发……

  “凉茶奶奶”徐桂梅每日将煮好的凉茶送给大山里的赶路人,一壶凉茶香了35年,暖了无数路人的心……

  辅警舒诚树在突发大火的危急时刻,顾不上个人安危,往身上浇了盆冷水就冲进火海,救出四个娃娃……

  七旬老人余发海坚持19年义务为烈士寻亲,带着患病的身体走遍大半个中国……

  村民曾红星31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

  目前,我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中国好人13人;省级道德模范7人,荆楚楷模42人,湖北好人12人;市级道德模范44人,南鄂楷模475人(组),咸宁好人85人。

  一个个榜样如同一面面旗帜,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我市先后创建以“中国好人”续辉、范晓霞为代表的典型工作室15个,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示范引领作用。邀请“中国好人”王值军等32位典型代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走进道德讲堂,结合自身经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文明知识。建立以湖北省道德模范余发海等8名典型为负责人的志愿服务组织,带动更多人参与道德实践。开展“聆听好人故事,传递道德力量”先进模范事迹报告会500余场,弘扬新时代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引导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责任。

  先进模范像微光汇聚温暖城市,也如灯塔引人向善,催人奋进,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让好人好报,让德者有得。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礼遇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机制,落实落细《咸宁市帮扶礼遇先进模范实施办法(试行)》,既给予先进典型政治礼遇,还定期组织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营造礼遇好人、模范的浓厚氛围。

  文明如水,润泽千家万户

  今年年初,咸宁遭遇冰冻雨雪天气,积冰残雪带来出行不便。我市迅速开展“万人洁城”文明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清除积冰残雪,清扫垃圾杂物,很快让城市重回洁净通畅。

  2022年,咸宁首批文明观察员队伍建立,195名文明观察员在平时生活中发现问题213条。在市文明办的协调督办下,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密切配合,整改问题198条,办理中问题15条,办结率达93%,群众满意度达100%,有力促进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2023年,全市32万名学生受聘成为文明行为宣传员和监督员,争当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传承者,以点滴言行影响家庭、辐射社会,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先塑文明人,再塑文明城。

  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制定施行《咸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家风家训亮家门”“移风易俗 共树新风”“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等行动。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一系列举措和行动持续强化市民的文明理念、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文明成为市民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快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你看如今的咸宁,文明的风景随处可见——

  执勤交警一根扁担帮老人挑菜过斑马线,一个微小善举温暖了一座城,冲上热搜;

  消防车出警时遭遇晚高峰,路上私家车45度主动让行,被各大媒体报道;

  咸宁男孩外出旅游时不小心将饮品洒在地铁里,妈妈以身作则清理地面,孩子一起上手清理引来广大网友的盛赞:“优良家风不是只用语言,身体力行才是最好的榜样”……

  十字街头,文明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市民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大街小巷,一处处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街坊邻里,和睦互助,凝心聚力……

  “文明交通劝导员”“香城管家”“亮灯行动”“快乐星期六”“帮帮邻”等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

  在咸宁,人人乐当志愿者。全市共注册志愿者人数60余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50余万小时。仅去年一年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次。

  文明如水,浸润千家万户,滋养着美丽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