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砺初心
——记咸安区马桥镇麻塘学校老师蒋泽艳
本报记者 朱亚平

  汗水挥洒在三尺讲台上,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27岁的蒋泽艳,先后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大桥小学、马桥镇麻塘学校任教。

  从教6年来,她多次荣获教联体“突出贡献奖”“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用一首诗词润心

  放暑假前,蒋泽艳就安排孩子们今年暑假要写一篇游记,然后再将这篇游记改写成一首诗词。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蒋泽艳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是用简洁、凝练的文字表达意境和情感,学习诗歌、培养诗词兴趣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还可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中国的古诗词内涵丰富,是文化宝藏,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很好的养料,不可偏废。”蒋泽艳说,所以她会在课间、课后,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在班级里,蒋泽艳推荐诗词“五步法”。

  一是阅读与吟诵。对孩子来说,学习古诗词应从阅读、吟诵开始,其本身就是一种陶冶方式,可为后续理解运用奠定基础。

  二是理解。学习诗词切忌死记硬背,很多孩子把背古诗词当作负担,原因就是没有充分理解其中的意义,记起来自然困难。

  三是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时最好结合诗词意境想象。比如看到荷叶,可以想起与荷叶有关的诗词,诸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等。

  四是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诗词,增加文采,把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五是创作诗歌。现在也有一些儿童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有丰富的想象力,学校和家长要呵护这种想象潜力。

  “我自己本身是非常喜欢读诗词的,我觉得生活就像一首诗一样,自己也会经常写下一些感受。”蒋泽艳说,她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课本时,多读一些古诗词,将更多古诗词运用到作文里,写进日记里。

  办一场活动赋能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了一半了,现在是我们的有奖猜字谜时间。”讲台下一片欢呼声。“哇,太好了。蒋老师,你礼品准备得多不多啊?”“管够管够。哈哈哈!”

  “喜上眉头,打一字谜。”“我我我,是声字。”“答对了,真厉害啊!”“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谜。”“我我我,是告字。”“这么快啊!”学生争先恐后参与活动,举手抢答字谜。

  课堂上,蒋泽艳经常会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诗词飞花令、语文游戏、猜谜语等。她还会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蒋泽艳表示,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语文教学活动与大自然是分不开的,利用有利资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自己心里的观察,了解自然的美。

  大自然界中很多事物对学生们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特点,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材料。

  “蒋老师带我们看大自然,教我们如何用眼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上她的课让人受益很多。”学生小玲说,蒋老师会经常带他们出去采风,写风不要光写自己的感受,可以观察树叶、雨点、花朵的动向,用第三物来衬托风带来的大自然的美感;写云可以从山下、山腰、山顶等所处不同角度来写;写山、写水,也可以用四季不同的颜色来写。

  捧一颗初心育人

  今年6月持续大雨,班上一名女生小雅,性格腼腆内向,午休前上厕所回教室的路上不慎摔倒,导致整个衣服被雨水打湿。

  看到小雅怕同学嘲笑而委屈的眼神,蒋泽艳将她带到教师宿舍。家访时,蒋泽艳得知,小雅的母亲是位残障人士,父亲在外地务工,长年不在身边。因为小雅家离得很远,又怕她因穿湿衣服感冒,蒋泽艳冒着雨骑车回到自己的家里,拿来干净的衣服让小雅换上。小雅感激万分,最后怯生生说:“谢谢蒋老师!”“不用谢,不用想其他,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你父亲对你的付出。”

  蒋泽艳深知“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因此,蒋泽艳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参加各类培训讲座,与同行交流学习。同时,蒋泽艳也非常注重实践和反思,每次课后都会认真总结,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蒋泽艳不但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蒋泽艳说,不管学生以后身处何处,我想让学生以书为伴,以书会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养成“学无止境、不断攀登”的终身学习习惯,能从书本中汲取养分,能从学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教育的热爱,驱使蒋泽艳不断前行在自我提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