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至31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师生将课堂搬到了我市嘉鱼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在基层一线的劳动体验中开展一堂生动的“大思政教育课”。
共建思政教学“新”平台
7月26日,在北大中文系与嘉鱼县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双方就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进行了签约授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与中共嘉鱼县委宣传部共同建设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该基地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与用以促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嘉鱼县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思政实践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多层次成长锻炼平台。
合作期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将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为院系师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观察、探讨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教学研究平台。
“基地将为嘉鱼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和权威性支持。”嘉鱼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费海喜表示,嘉鱼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推动校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嘉鱼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非常符合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的布点要求。”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表示,希望能在本次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的基础之上开展更丰富、更深入的合作,助力嘉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谋知行合一“新”途径
秧盘排放、营养土填装、种子的注入……7月28日,北大中文系师生们来到嘉鱼县潘家湾镇金润农业蔬菜培育中心,一台种子育苗机正在播种蔬菜种子,流水线标准化操作,播种快捷而高效。
现场,北大中文系师生们详细了解了蔬菜的种植规模、水肥管理、市场前景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与工人们一起摆放秧盘,亲身感受科技助农的力量。
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北大中文系师生加快历练成长提供学习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为嘉鱼县的当前决策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和技术支持。
“我们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7月29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行先后来到嘉鱼县鱼岳镇樱花社区、茶庵社区的“暑假学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锦绣家园小区,师生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梦想启航”主题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现场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从未名湖畔的晨读声,到博雅塔下的求知影。随后,师生们还指导孩子们对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和风景进行绘画创作,一笔一划间,不仅绘出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学府,也在他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希望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中国大地,亲眼看到新时代的中国。”贺桂梅教授表示,要在实践课程中达到学院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能力。
共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需要由‘山水’所代表的人文想象力,从自然与人文的互动关系出发,创造21世纪的新人文学……”7月27日,贺桂梅教授受邀参加“名家进嘉鱼文学大讲堂”活动,与嘉鱼广大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畅谈文学。
贺桂梅教授以《山水与新人文——21世纪文学视野中的山水中国》为主题,从“中国当代作家的山水写作现象”“21世纪重提‘山水’意味着什么”“21世纪中国的人文想象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和讲解,让60余名嘉鱼作家协会骨干会员和部分文艺工作者们受益匪浅。
“对我的文学创作和教书育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员许淑蓉深有感触地说,能参加这样高水平的讲座,真的很难得,对于嘉鱼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年干部座谈会上,北大中文系学生们与嘉鱼县青年干部热烈交流,双方围绕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党建带团建推进“共同缔造”、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活动中,北大中文系师生们深入基层一线,围绕调研课题,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办法。他们纷纷表示,回去之后将认真梳理此次思政活动心得体会,为乡村振兴贡献“北大智慧”。
共同育人、互惠双赢。按照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协议,一堂堂润物无声的“大思政课”将在嘉鱼的“田间地头”陆续开展,一名名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将从这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