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跟踪服务
“新农”变“兴农” “归雁”成“头雁”
本报记者 王莉敏 通讯员 钟湾 黄远

  一

  “请湖北益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志平与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村委会主任夏俭河共同签订《订单农业合作协议书》……”3月22日下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308会议室,咸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及成果转化活动举行现场签约仪式。

  “通过咸宁职院为‘媒’,我们石门村非常荣幸与湖北益农农业签约,种植甜糯玉米和萱草,实施订单农业……”夏俭河激动地说,石门村真是攀上了咸宁职院这个“良师”、交上了赤壁两山集团这位“益友”,为产业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石门村与湖北益农农业的缘分要从今年元月说起。1月8日至14日,受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咸宁市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举办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稳粮保供)培训。在此参训的夏俭河听了湖北益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志平关于《湖北赤壁乡村振兴项目》专题介绍后,对赤壁两山集团“让村民得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模式深感兴趣。

  据介绍,湖北益农农业由赤壁市两山投资公司与市场主体合资成立,目前已构建起集体、村民、市场主体的项目合作开发与收益共享机制,在赵李桥镇、官塘驿镇、黄盖湖镇、中伙铺镇等地建成种植基地,与武汉中百集团、武商集团、朴朴连锁、盒马鲜生等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

  在咸宁职院的“牵线搭桥”下,双方经过多次深入交流和实地考察,最终敲定了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回购标准等合作内容。今年,石门村将试种白甜糯玉米200亩、萱草(金针)100亩。初步测算,村民务工收入可增加20多万元,村组集体收入可达30余万元。

  活动当天,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与赤壁两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互聘互用、生产工艺改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咸宁职院将在赤壁两山投资公司设立实训和就业基地,逐步推进“厂中校”或“校中厂”建设等等。

  二

  其实,这只是近期咸宁职院服务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一个典型案例。自2016年开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咸宁市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培训学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遴选对象重点为返乡青年、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机大户、农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技能服务人才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培训立足咸宁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及其分区域发展的实际,结合产业发展水平和培育对象的特点,并根据农时季节和生产实际情况,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进行。

  经过持续摸索,咸宁职院成功开发出1套《高素质农民公共创业培训标准》,1本高素质农民公共创业培训教程——《农村创业管理教程》、2本培训辅助电子教材——《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指南》与《高素质农民创业典型案例分析》,配套建设1套农民公共创业培训数字资源、建成1个湖北省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资源库。先后开设了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茶叶种植、生态养鸡、水稻种植、养蜂、食用菌种植、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农业无人机驾驶、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培训课程。

  水果产业带头人培训班、返乡创业新农人稳粮保供(抖音电商)培训班、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稳粮保供)培训班……2023年度,咸宁职院又先后组织了三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全市遴选了近200名水果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新农人和稳粮保供产业带头人参加。

  集中理论学习环节,不仅邀请了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规划设计院、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解读政策,提供技术指导;还邀请了丹江口习氏果业等省内知名农企负责人结合自身成功案例分享实际操作、品牌培育、农产品销售等技巧。

  水果产业带头人们走进宜昌水果批发市场、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登堡村伦晚示范基地、国家级柑橘产业园翠林集团等多处参观学习;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们前往省农产品展销中心、宜都市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荆州喵象农场等处参观学习……实训参观环节,学员们边看现场,边向全省各地的农业产业带头人面对面取经。

  三

  “高素质农民培育靠几场培训还远远不够,培训结束后还要坚持做好后半篇文章。”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义三介绍,该院在做好培训的同时,充分注重做好后期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和农技人员进行后继指导和跟踪服务,在关键季节、重要农时,按照产业需求,采取进村入户、联户结对、送教上门、田间办班等方式,开展技术实践指导,使学员真正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做到学以致用。

  据了解,该院在培训中充分结合现代信息化服务手段,利用社交平台创建产业QQ群、微信群等,通过中央农广校搭建的“云上智农”APP,建立起专家与学员、指导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平台,既方便在训期间的管理和服务,更建起了网络课堂,有利于后续大家随时参加在线学习、实时交流等。

  “参加培训不仅可以学到实用知识,还能扩大朋友圈,不断拓宽生产、销售、融资渠道。”赤壁“新农人”谢朋韬说,自己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和跟踪服务工作的受益者。4年前,在外从事润滑油经销的他返乡从事农业,2022年创办集油料作物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湖北惠尔精参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后,他进入了“兴农人”的“圈子”,不仅随时能找到人交流生产技术,也不愁原料的来源和销售渠道等等。如今,惠尔精参已获得咸宁职院“农民教育实训基地”授牌,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至今,咸宁职院已形成了“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认定管理、指导帮扶、政策扶持、经常教育”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该校已在咸宁各县市区选择了40余家示范带动效果好、直观性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优秀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创业园作为学员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涌现出了“黑猪西施”“孔雀公主”“龙虾大王”“黄袍农夫”等一大批高素质农民的典型代表,打造了一批“永久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既注重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前半篇’文章——培训,也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跟踪服务,让一个个‘新农人’成为‘兴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光莉说,高素质农民培育达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方”的效果,期待政企校村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与合作,携手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