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联合咸宁市法院共同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携手护苗助成长”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绿色防火墙。
活动课堂上,市法院的法官采用PPT演示和播放视频动画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什么是“扫黄打非”。
同时,也举例说明了在网络上存在的“黄非”现象,比如“传说中网络江湖上的三大恶鬼”网络色情、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的案例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法官还通过生活实践与审判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扫黄打非”中的护苗、净网、秋风三个专项行动,并让孩子们自觉远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对含有淫秽、色情、恐怖、暴力、低俗等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做到不购买、不阅读、不使用、不传播。
法官提醒同学们,如果遇到“黄非”现象,应主动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及时向社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举报,或拨打12345进行举报,维护正道正义,打击反动邪说,扫除文化垃圾。
课堂上,法官还设置了有奖问答互动环节,通过一个个“扫黄打非”小知识问答,充分调动起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为积极参与的同学送上奖品。
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提问,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法官一一进行解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同学们潜移默化地积累“扫黄打非”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提出了自己对“扫黄打非”知识的小疑惑,在同学们的簇拥下法官耐心解答。
据了解,近年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通过展示护苗主题手抄报、播放“扫黄打非”宣传短视频、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册等,向学生们讲解了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识别等“扫黄打非”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识别非法出版物的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远离手机、参与“绿色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