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酥
本报记者 陈希子

  小时候,各式各样的烘焙店并不多,除了常见的点心,能称得上国民点心的,桃酥绝对有一席之地。

  桃酥身价普通,却历史久远。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江西出了两位首辅:夏言和严嵩。两人一忠一奸。忠臣夏言被严嵩陷害致身首异处,夏言的后裔不得不远离住所。一部分来到夏言故里——今江西上清瓜洲村;另一部分则在今龙山下定居,他们把从宫廷带来的做桃酥的技术传了下来,至清乾隆年间,桃酥摇身成了贡品。细算下来,到现在桃酥已在各地久盛不衰300多年。

  原味老式桃酥的主要食材有鸡蛋、低筋面粉、花生、砂糖和玉米油等食材,混合到一起之后烘焙而成,既保留了花生的香味,又有饼干的酥脆,很好吃。

  印象中童年的春节和中秋,很多人家案头上,水果糖和瓜子旁边儿,都少不了一盘桃酥。拜年串门,大人们手里的点心匣子,也总是有一盒奶油桃酥。桃酥可算是老少咸宜、大众喜闻乐见的食品。

  尤其桃酥又松又软,一点也不欺负牙口不好的老年人。知道长辈们的喜好,晚辈们去探望时,总是会带着一包桃酥,老人家就收在小篮子里,待孙辈们放假来玩时,分给我们吃。

  孩子们一人一半,分享着一枚较大的桃酥,在嘻嘻哈哈的欢笑中,等待初雪的降临。

  现在,桃酥的制作工艺也改良了,吃的就是那种酥脆劲儿,咬一口,渣落进嘴里,接下来就是满口的香甜。经过恒温烘烤,桃酥色泽金黄,肉眼可见的裂纹,用手掰开,酥脆得掉渣。

  人啊,越长大就越容易会回想起年轻时候的事情,吃的、穿的、玩的、用的……童年记忆的老式桃酥,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添加剂、显眼的色彩、眼花缭乱的包装,有的只是论斤装的实在、朴实的外表和悠长的回味。

  人生如流水,逝去不可追,但儿时喜欢的味道,却是心底永远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