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30日,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市教科院、各教研室、全市普通高中校长一行34人,赴湖南、江西名校考察学习。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质量的生命线。不拼时间,不拼体力,那么十六中拼的是什么?“拼课堂,决胜还是在课堂。”岳阳十六中校长夏忠育十分肯定地回答。他认为,课程改革,赢在课堂,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不牢牢抓住课堂,任何办法都是徒劳的,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越来越以能力取向为高考命题方向的形势下,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已经没有出路。在岳阳十六中校门口,“课大于天”四字格外醒目。
夏忠育认为:“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夏忠育校长提出了一个“饿死你”理论。一个正常的小孩,如果不吃饭,饿他两三天,他就会吃了。学生也是这样,在课堂上让他饿,慢慢地他就会主动找“食”吃。很多的课堂,教师包办得太多,讲得越多,学生就越缺乏主动性,就越学越不懂。很多老师苦干蛮干,什么事情都亲自做,什么内容都想讲清讲透,很想多上课,想多霸占课,于是越教越累,越来越倦怠。
岳阳十六中的课改是“自主互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五环渐进”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效果监测—课堂小结),课堂实行“三主”:科代表主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句话,变教师灌输式教为学生主动学,带着问题学。
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自学时学科班长将老师们集体精心制作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并负责维持纪律。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勾画、批注,梳理知识的整体结构,最大限度地独立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同时标记出自己疑惑不懂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做准备。
合作学习是关键。各科根据学生差异,每个班都构建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六个学习小组,学科组长负责协调好组内一对一讨论。然后实行组内帮扶;最后小组内集中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深入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汇总各小组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度学习分配任务、聚焦展示做准备。
深度学习是核心。先将共同的重点、难点问题呈现到黑板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代表轮流上台做讲解。非展示学生认真倾听,勇于点评、补充和质疑。教师在学生展示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并适时进行点拨、拓展、提升、鼓励。
效果检测是保障。这是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小测试。由老师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10分钟左右的检测题。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检测,并反馈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点评,最后由教师指点、启发,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是灵魂。每个小组展示完,其余同学与老师都会有补充、纠偏、拓展。这时需要有一个小结,将那些思维的珍珠串联起来,使知识体系化,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和规律,并创设新的习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十六中的任何一个教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亲和度高,学生自由度高,知识拓展度高,知识巩固度高。十六中甚至制定了一条原则:凡是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不要来。自习课(含晚自习),老师不来;大课间,老师不来。这样老师们轻松了,负担减轻了,而学生学习效果也提升了。十六中因此也没有课后加班加点、校外培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