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课间 活力满校园
本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雷群书

  “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时光,在大家的印象中,“课间十分钟”同学们追逐奔跑进行锻炼,欢声笑语响成一片,是学生时代的常态。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不把学生“圈”在教室里,赤壁市车埠镇中学打造精彩“课间”,帮助学生劳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12月1日上午,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走出教室,跳大绳、踢毽子、踢足球……这是该校为同学们提供的运动项目。

  “孩子们不能只有会学习的大脑,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该校负责人介绍说,阳光大课间活动分为集体跑操、篮球、足球、排球、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跳远八个模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和精神上的释放。

  在车埠镇,有一支队伍,不论严寒酷暑,每天天刚亮准时出现在操场上晨跑。开学至今已组织开展56次,全校共有650人参与。同学们自律自觉,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每个人都热情洋溢,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着每一天的朝阳。

  跳绳是车埠镇中学较为日常的体育运动,同学们挥舞着手中的跳绳,伴着动听的旋律,轻舞飞扬。

  据了解,车埠镇中学将会不断创新阳光大课间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弘扬体育精神,让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锻炼,学会欣赏,真正实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美好愿景。

  “文化课程把孩子们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再不到操场上放飞自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家长邓先生说,他看着女儿早起晚睡,每天有各种补习班、各种做不完的作业,心里不是滋味。

  “长期以来,孩子们心理和生理上都得不到缓解,负重前行,早已丧失了该有的童真。”采访中,一位家长对记者说,对于“课间十分钟”该怎么安排,家长大多希望孩子能玩一玩,放松放松。

  “初中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孩子大多坐在位子上写作业,成年人坐一天工作效率都很低,更何况孩子……”在一些家长看来,其实下课玩耍不需要学校和老师想什么新花样,孩子自己会玩,只要保证环境安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