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风光旖旎的旅程。乘船、坐火车、步行……5公里长的隐水洞以“游览方式最丰富的溶洞景区之一”而享誉国内;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每年游客40多万人,带动发展农家乐、民宿和土特产销售店150多家,5000多人吃上了“旅游饭”,2万多人如期脱贫摘帽;
这段风光和这组数据,共同见证了一个教科书式“旅游扶贫”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通山县下辖的大畈镇,主角是咸宁市人大代表、湖北隐水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俊。
打开尘封的记忆,故事开始于18年前的一次商务考察——
捧着金饭碗 过着苦日子
2004年11月下旬,时任武汉某民营企业财务科长的余俊受公司委派,应邀到通山县大畈镇考察,收获到“两个震撼”——
隐水洞太美。洞外山青水秀,古民居群、富水湖等旅游资源富集;洞内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琳琅满目,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峡流相映,瀑洞相融。
他举着火把,坐在轮胎上,在洞内转悠了4个小时。“石钟乳还在生长,国内罕见,是只埋在地下的‘金饭碗’。”
乡亲们太穷。作为老区、库区的大畈镇,人均不到3分地,许多村民“住土坯房,吃救济粮”。孩子们读小学起就要寄宿,家家户户备有几个空罐头瓶,为孩子们盛满一个星期的腌菜。
他徒步在附近的三个村考察走访。“改革开放20多年了,没想到这里的日子还这么苦。” 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当时,旅游开发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刚刚起步,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更是凤毛麟角。回到公司后,余俊向董事会上交了一份“投资一亿元,开发隐水洞”的考察报告。公司一片哗然:“到穷山沟搞开发,投资收得回?”“扶贫是政府的事,民营企业何苦趟浑水?”
一些本地人也不看好余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有70多批次的投资商来考察隐水洞,都因为开发难度大而放弃。有一年,一家国有企业曾小规模投资开发,营业一个多月,旅游设施被洞内暴发的山洪冲走了。“太难了,这回恐怕也没戏。”“余老板是一时头脑发热。”
令村民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余俊又来了,还带来了公司中高层共20多人的考察团,考察团一行感同身受他的“两个震撼”。
“开发隐水洞,既有利于公司转型发展,又有助于当地扶贫开发。”公司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当年年底,与大畈镇达成合作开发隐水洞景区的协议。
之后的18年,余俊一头扎进了项目里,几乎成了“大畈人”。
洞开新天地 催生乡村游
2005年3月26日,隐水洞景区正式开工建设。三年建设期间,洞内洞外旅游设施建设采用当地建设材料,聘用当地农民工,大畈镇一个“大工”的日薪由40元增加到100元,翻了一番还转个弯,一些村民告别了砖瓦房,住进了钢混结构的两层楼。
然而,“扶贫济困”给余俊制造了麻烦。
2008年4月26日,隐水洞景区试营业。前期培训的150名本地员工“掉链子”了:游船开到半路电力出现故障,火车司机的“通山普通话”游客听不懂,导游紧张起来忘记台词……余俊不得不白天忙运营,晚上抓培训;一句一句地练,手把手地教。
经过将近半年的加班加点操练,这批员工经受了“隐水洞第一个黄金周”的考验。
洞内,“大象迎宾”“魔幻古堡”“奥运火炬”等70多处天然景观惟妙惟肖,“坐游船,乘火车”一览无余;洞外,服务游客的配套设施一应齐全。
游客惊艳了。黄金周期间,日均接待游客4000多人,最多的一天超过1万人。隐水洞,一跃成为咸宁人气最旺的景区之一。第二年,顺利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验收,2011年晋级“国家地质公园”。
“隐水洞里坐游船,乘火车,赏奇观。”游客们一传十,十传百,景区的辐射半径迅速覆盖到“1+8”城市圈和“中三角”地区,最高峰的年份,游客人数达到45万人。
与景区一起成长的是大畈镇的乡亲们。开业14年来,先后有2000多本地村民在公司当导游、保安、司机和电工,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许多人学成离职,成为其他景区、酒店、旅行社的骨干。县里一位领导曾感言:隐水洞是通山旅游业的“黄埔军校”。
旅游带动效应让当地政府“另眼相看”。大畈镇明确了“旅游兴镇,山水富民”发展路径,着手开发古民居、富水湖南岸旅游资源;通山县把“游山、玩水、探洞”写进了旅游强县战略,鼓励大畈周边乡镇发展乡村游。
吃上旅游饭 摘下贫困帽
景区的运营步入正轨后,余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拉长产业链上,让村民“与隐水洞一起赚钱”。他认为这是一名人大代表应有的担当。
景区周边十里八乡都生产“油茶、麻饼、枇杷”等土特产,余俊就在景区建起一条商业街,鼓励村民开特产店。
从没做过生意的村民们窃窃私语:说不定是为了分摊风险。余俊挨家上门沟通,并力排众议,用低租金、免租金的方式,引导他们。
在外务工的陈良才见过一些世面,听说这些消息后,返乡回来在商业街承租商铺,经营起通山特产,旺季一天可卖1000多元。第二年,他在景区又开一家农家乐,家庭年收入20余万元。
在广东打工的程诗虎也赶了回来。他是西泉村十一组村民,看到景区火爆的人气,就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经过几年发展,将农家乐扩建成“西泉乡村酒店”,还创建西泉家庭农场,安排当地20余人就业,年利润50多万元。他被评为“全省创业带头人”。
“先吃螃蟹”的示范效应,激活了周边村民的经商意识。余俊因势利导,关掉景区配套建设的餐饮中心,把市场全部让给乡亲们。
如今,临近景区的西泉、板桥、隐水三个村,共有农家乐、民宿和土特产销售店15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
一业带来百业兴。统计显示,相较于2008年,全镇油茶种植面积扩大了4倍;枇杷种植面积扩大了40多倍,“大畈枇杷”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隐水枇杷”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大畈麻饼生产也由手工作坊转型为流水线工厂,仅板桥村的阳春园麻饼厂年产值就达1200万元。
通山县2019年整体脱贫后,余俊开启“旅游振兴”的步伐:每年分别资助板桥、隐水、西泉三个村5万元乡村振兴资金,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为隐水村建设10间商铺,免费提供给困难村民搞经营;对困难户、老党员定期发放生活救助;疫情期间,游客和门票收入锐减,余俊像国有企业一样,减免商业街门面租金,还捐款60万元支持通山县抗疫。
“山岗上有我们的脚步,小河边有我们的理想。天地间有泥土的芳香,我心中有淳朴的老乡……”这首《我把他乡做故乡》是余俊最喜欢的歌曲。18年来,他长期待在通山大畈,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亏欠家人的太多陪伴,却在这里收获了另一种亲情。无论是在街头还是村口,一声声“老余好”“老余忙”,让他分明感受到,这里就是他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