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曾艳兵,1957年生于崇阳县天城镇,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卡夫卡研究第一人。
A 梦想起航在故乡
美丽的隽水河,清秀的大集山,陪伴了他的童年时光,见证了他的少年心事。多年以后,曾艳兵回忆家乡的时候,提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咸宁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
从小在外公家长大,每到冬天,全家人就会围在火盆边,外公就会烫一壶崇阳老米酒,然后讲西游,说封神的故事。“每日的这个时刻也是我儿童时代最快乐的时光。我的那点文学的兴趣和想象,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的”。曾艳兵感慨,中学时期,他的文学梦越来越强烈、清晰。
曾艳兵的中学时光分为三段,最早在崇阳,后来转到了温泉中学,没过多久就逢“上山下乡”。曾艳兵来到咸宁官埠公社古楼大队,除了干农活,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虽然没有人指点、交流,但那股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促使曾艳兵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其中,剧本《一只红苕》还被大队知青们搬上了舞台。为了发表和求教,他约上同伴步行十几里到另外一个知青点,找到《咸宁报》相关负责人亲属寻求他的帮助。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曾艳兵顺利考取了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期间,曾艳兵笔耕不辍,进行文学创作,他的兴趣点也发生了一个转向,从创作文学到评论文学。除了个人因素,这大概和当时中国大地涌动的改革开放大潮相关,这期间他广泛地阅读国外经典名著,从中汲取营养,同时也用批判性眼光审视其中的问题。
曾艳兵认为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有着某种内在逻辑关联:一个人如果没有过作家梦、文学梦是无法真正做好评论的。经过不断努力,他又先后在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B 卡夫卡研究第一人
在曾艳兵从事科研和教学近4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编、出版著作及教材30余部。代表性的著作有:《东方后现代》《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
曾艳兵在《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另发表译文及学术随笔数十万字。曾艳兵还获得过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学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学界一致认为曾艳兵是中国卡夫卡研究的第一人。后来者想要继续从事卡夫卡研究,曾艳兵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包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各个大学在内的上百家机构纷纷邀请曾艳兵作报告。
不仅如此,曾艳兵还应邀在卡夫卡的故乡布拉格做过学术讲座,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赞誉,他们没想到一个中国人能从另一个角度把卡夫卡研究得这么透彻。有时候友人提到这些,曾艳兵会略显自信地说,这也算是传播中国声音吧!
自从教以来,曾艳兵培养了50多位博士,数百名硕士,如今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为祖国的科研、教学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同时他还兼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 老来归乡心更安
自读大学的时候,曾艳兵就离开了故乡咸宁,一直在外面闯荡忙碌,但家乡仍然是他最深的思念,这里还有他不少的亲朋好友,他的老母亲就一直住在温泉。为此,他专门在温泉购房改善母亲的住宿条件,回咸宁时总要和母亲住在一起。
在外拼搏的40余年里,曾艳兵一直记挂着咸宁。有一次在人大的校园里突然听到一个人说崇阳话,曾艳兵马上把他叫住询问情况,原来是从崇阳考到人大的学生。乡音不改,乡音亲切。曾艳兵欣喜万分,主动请学生吃饭。后来,这位崇阳籍的学生从硕士读到博士,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在北京一高校任职。
曾艳兵还积极参与到湖北科技学院的发展、建设之中,热心帮助湖科的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和科研水平,协助他们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申请各类科研项目,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开办学术讲座,指导学生考研,为学生答疑解惑等。
曾艳兵说,我很愿意尽我的能力为家乡办点实事。最近,在听闻湖科申硕可能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曾艳兵主动说:“湖北科技学院作为一个办在咸宁的地方高校,如果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我出力,我将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