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柱报道:6月下旬,赤壁市官塘驿镇泉口村7组水利渠道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条宽2.3米、长2.5公里群山环绕的水渠干净畅通,涓涓细流不间断流入田间。
谁曾想到,今年4月巡察前这条水渠可愁坏了当地村民。
“巡察组同志,我们7组水渠年久失修,水田面临灌溉困难甚至无水灌溉的情况。”今年4月,赤壁市委第二巡察组踏入泉口村第一天,村干部和群众向巡察组反映了农田灌溉问题。
“我家10余亩水田,因受灌溉影响,年损失万余元。”一位谢姓村民提起灌溉之事非常气愤。
“水利是农业命脉、乡村振兴的基础性要素,水利设施不通畅,关乎民生最根本的粮食就会受到威胁。”巡察组一行人听到农田荒废的事情,立即来到7组田头实地察看。
据悉,泉口村7组有45户176人,水稻农田500亩,地势占据高处、曲折环绕,每年水稻种植季节,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来维持水稻的生长。而灌溉农田的黄沙水渠修建于1976年,多年来由于雨水冲洗、淤泥堆积,有部分渠道垮塌,水沟杂草、杂物堆积,无法引水灌溉,每当干旱颗粒无收。
“我们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相关部门也来过几次,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在田里的水稻正是需要灌溉的时候,水渠不通,我们也很着急。”村党支书但汉洲愁容满面。
巡察组了解情况后,立即下达《立行立改通知书》,并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商议解决方案,上报赤壁市水利湖泊局,请求帮扶维修黄沙渠。今年5月,水利部门立即安排水利专业工程队对黄沙渠进行维修,目前已经竣工,保障泉口村7组500亩水稻田得到充足灌溉。
如今,看着沟渠潺潺流淌的泉水和郁郁葱葱的稻田,群众心里乐滋滋的:“水渠修好了,这水不仅流进了田里,更流进了我们的心坎里,这都要感谢巡察组的同志。”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今年来,赤壁市委巡察办坚持把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与巡察实际相结合,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