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学生想家情绪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一直在学校寄宿,天天说想家要回来,我们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14日,说起自家孩子高中住校的问题,咸安的家长谭女士很是头疼。

咸宁紫金花教育集团王老师介绍,对于刚刚到学校寄宿的青少年来说,“想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无须克制自己。

青少年寄宿期间,家长不要过分嘘寒问暖,频繁探望,以免扰乱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节奏,也不要完全隔绝联络,例如孩子一流露出想家情绪,就严厉斥责,否则会加重亲情隔阂,导致后果恶化。

现在学校一般都不让带手机,所以青少年只能等到节假日才能回家。建议青少年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下课了多做一些课外活动,和同学们多互动一下。时刻提醒自己,只有最好的学习成绩才是对父母的报答。将想家的思想情绪转化为动力,努力学习。

如果青少年想家,可以向老师借手机,或者借助学校网络视频联系父母。青少年寄宿初期和父母彼此间多联系,是度过分离焦虑期的灵丹妙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校园寄宿生活的适应,青少年能逐渐地脱离敏感期,减少与亲人频繁的长时间的联系,无疑有利于他们独立成长、走向成熟。

面对崭新的校园生活,青少年要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多与舍友交流,建立好宿舍关系,熟悉校园,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校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平台,校方、老师和家长可以鼓励青少年多去尝试、学习,并慢慢地进步。引导他们保持乐观、友好、好奇、善于探索与发现的心态,拥抱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如果青少年对住校有强烈的抵制情绪,执意要求回家。老师、家长要耐心安抚,耐心和青少年沟通,了解其个人生活和学业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例如生病、产生厌学情绪想逃学,或与舍友关系紧张、遇到了欺凌等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校方和家长要第一时间合理干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