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人民广场改建成什么样?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特约记者 但唐静

  提起人民广场,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一起放过的风筝,一起赏过的菊花,还是那些花红柳绿的春景?

  一直以来,人民广场都是城区市民重要的活动场所。近日,赤壁市人民广场提升改造项目备受广大市民关注。很多市民由此产生疑惑:为什么要改造?会改造成什么样子?是否能满足市民期许?3月23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为何改?

  设施已老化 健身无场地

  3月14日,赤壁市人民广场提升改造项目已经进入尾声,部分体育场地已投入使用。

  60岁的高乐元正和老姐妹们在新建的足球场上练太极剑,练习完了后又跳了一阵广场舞。

  她告诉记者,自打人民广场有了专门的运动场地,她们太极拳协会终于结束了“哪有路灯就去哪锻炼”的“游击”生涯。

  从1995年正式向市民开放至今,赤壁市人民广场一度成了赤壁新地标,见证了赤壁的发展和变迁。

  作为赤壁市主城区的第一个广场,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重要活动均在此举办,同时也是企业、机关单位举办各类活动的最佳选择。当年可谓是营造起了赤壁的体育氛围,带动更多人去参与运动,享受运动。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至今日,赤壁市人民广场本该健身锻炼的主要功能已在渐渐消减,同时设施落后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锻炼热情。

  “改造前,广场上花坛旁边的道路为水泥路,因时间太长,有些路面凹凸不平,晚上光线暗,老人小孩行走不安全,更别提锻炼身体了。”高乐元告诉记者,人民广场是市民最爱的去处之一。但花坛周边却没有座椅,市民走累了,只能在花坛的边沿坐一坐,有些不人性化。

  除了人民广场设施陈旧外,作为市民健身锻炼的场地规划区,还自发形成了夜市市场、图书市场、宠物市场等,场地功能混乱。

  主要功能的消减,停车问题的困扰,这一切都预示着赤壁市人民广场升级改造的必要和急迫。

  怎么改?

  嵌入体育场 高科技健身

  “当前,我市正在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富裕示范市,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一批文体设施,让市民都来人民广场健身锻炼,享受健康生活。”赤壁市住建局局长孙克芳说。

  此次赤壁市人民广场改造面积8850平方米,按照体育公园标准打造,在对原门球场进行翻新基础上,新增羽毛球、篮球和五人足球等运动场地,另增设休闲健身器材,铺设休闲步道和运动跑道。

  赤壁市建工市政有限公司副经理覃晓敏说,此次改造有三大亮点:一是以整齐的树阵体现入口中轴线视角景观。将原有6.8米入口改造为13.6米,将整个中轴线加大,形成主入口区。

  二是新增运动区,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现有门球场进行翻新,定义此区域为多彩活动区,根据现有绿化因地制宜建造,满足市民对于城市公园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设计不同活动场地。希望通过触摸、触碰、 感触等方式的引导,为群众创造一个具有运动性及活动性的空间。

  三是增设了智慧健身运动器材,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看到液晶显示屏上的数据看到心率及变化,同时通过语音播报,可以实时查看运动量。

  “项目从设计立项到竣工验收不到3个月时间,现在已正式投入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休闲健身需求,开园以来深受市民欢迎。”覃晓敏说,项目实施过程中,赤壁建工集团克服低温雨雪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在严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期,强化施工安全监管,确保了项目准时对市民开放。

  体育公园不仅仅有“体育”,“公园”也尤其重要。这里树枝茂盛、植被鲜活,四季景色变化不同。通过改造绿植,种植银杏、玉兰、紫叶李、海棠等树种,增设座椅,如今这里既适合日常运动,也适合散步“打卡”。

  据了解,今年赤壁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项目中,改造人民广场体育公园是建设项目之一,通过更为精细的合理布点、专业场地和设施增设,赤壁市有效推动全民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改后呢?

  风景更靓丽 幸福感更强

  春日的赤壁人民广场,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市民们在玉兰花下漫步、拍照,在暖阳下娱乐、健身。他们沐浴着柔媚的春光,领略着香甜的春风,沉醉在春意盎然的广场里。

  在“多彩活动区”内,有一组蓝色棚顶的太阳能智能健身器材亮相,居民们争相体验,还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上传打卡健身照。

  “运动数值都能在屏幕上显示,真高级。”周边居民廖方蓉一边在健身器材上做运动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只见她在智能椭圆机上一边双手推拉杆,一边双脚踩踏板,不一会儿,机器屏幕和语音同步播报:本次运动2分钟、踩蹬30次、消耗1000卡路里。

  太阳能智能健身场犹如室外“健身房”。健完身后,口渴又忘记带水怎么办?

  当日,记者在赤壁市人民广场发现,广场入口处多了个类似洗手台的装置,而游玩的人们在这个装置前面排队并不是为了洗手而是在那里喝水,原来这是新安装的户外直饮水台。

  记者在直饮水亭看到,亭中有直饮水台、休息凳、灯箱、USB 接口等基本设备,可供市民短暂休息。记者按压水池的出水口,便有直饮水流出。

  雷敏是一名退休教师,每天早上8点多,她就要到人民广场锻炼身体。“广场环境好,锻炼一下对身体也好。在这里健身,随时都可以补水,而且是免费的,这个服务很暖心。”喝完水后,雷敏顺便将随身携带的水杯装满。“大人可以喝,小孩也可以喝,很好。城市的方便指数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雷敏说。

  “户外直饮水亭是为配套赤壁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方便人们饮水,而安装在广场、公园、风景区及繁华路段等人流较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直接饮水设施。”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干部魏婕介绍,直饮水亭的设置,切实解决了广大市民在户外锻炼休闲时不便携带水杯、出行饮水难的问题,提高了赤壁市人民的生活品质。

  随着人民广场提升改造,老一代的记忆渐渐离我们远去。市民对此次改造有何看法呢?

  市民李久富家住赤马港办事处龙翔小区,自退休后,只要天气晴好,每天晚上都到人民广场健身。他说,无论哪个季节,人民广场都美得像一幅画,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改造后的人民广场,植被更丰富,布局更合理,这里的风景更加靓丽,来这里休闲的人更多了。”李久富说。

  市民童先生说,他在附近上班,每天上下班要从人民广场经过。人民广场升级改造后,广场档次进一步提升。

  采访中,每一位市民都点赞人民广场的新模样,提升改造后的赤壁市人民广场,更热闹、更浪漫,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