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感觉孩子有厌学情绪了,对课本一点求知欲都没有。”5日,咸安的家长张先生咨询,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咸宁市中学教师郭斐介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青少年的兴趣,他们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会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
实验证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在老师的启发下,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兴趣也就会变浓。因此,启发青少年的“自学意识”是不容忽视的。自学前,可以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简练地提出问题,作为自学准备。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集体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青少年展示自我,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激发求知欲。
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家校共同去引导。例如学龄儿童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讲故事,还是电视、电脑播放故事,他们一般都专心,不认识字的时候,也很专心看上面的字,想认识它。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拼音,他们就会津津有味边拼边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答案,父母可以适时给对方肯定和赞赏,幼儿会得到极大的自豪感,慢慢对书本就有兴趣。
随着年龄增长,老师、家长可以启发青少年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表达出来,利用知识内容启发青少年思考,提问和深度扩展,在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青少年会不时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