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咸宁
淦河: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做好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淦河“百里画廊”建设,扮靓“一河两岸”,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

  淦河是咸宁人民的母亲河,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愿景。

  近年来,我市通过全流域、全业态、全手段、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淦河实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着力打造生态之河、美丽之河、文明之河、富民之河。

  因势而谋,打造生态之河

  从去年5月26日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分10次,徒步将淦河从南川水库至斧头湖入湖口段完整巡查完毕,总里程约67公里。

  “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护好淦河生态本底。”这是首次巡河中达成的共识。

  为此,我市做好“减法”,恢复淦河生态属性,擦亮淦河颜值。开展沿河建筑、非煤矿山、线缆线杆、农药化肥、河道采砂、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排放等清查整改,完成污水直排口整治136个,新建改造管网153.74公里、污水提升泵站7座,淦河水质改善明显,主要指标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坚持知错就改、立行立改,我市对巡河发现的14个方面、67个问题进行动态督办,其中56个问题已整治完成,以实际行动推动淦河全流域生态实现整体提升。

  应势而动,打造美丽之河

  “强化系统思维和全流域意识,统筹整合淦河上下游、左右岸各类资源,加强淦河保护利用和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设计,一张蓝图干到底。”这是破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碎片化治理的关键。

  近年来,我市邀请同济大学专家团队进行全流域总体空间规划,精心谋划淦河“百里画廊”项目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淦河两岸沿线造林绿化3000亩,建成绿道、生态景观带12公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提升淦河流域环境质量。

  实施永安阁、大洲湖湿地、十六潭公园、龙潭水镇、青龙山公园、“两山一谷”、淦河系统治理工程、碧水入湖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全力开展“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

  顺势而为,打造文明之河

  淦河两岸是咸宁人民的文化走廊,众多古桥古树古迹传承着丰厚的母亲河文化。

  如何做好保护传承?答案是,坚持做好系统梳理和保护挖掘,串珠成链,把淦河打造成文明之河、文化之河。

  我市系统梳理淦河两岸古迹文物、古树名木等文化符号,落实文物保护“一处一策”,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深入挖掘沿线丰富文化资源,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多次在央视热播,举办桂花文化游“源”会活动,建设钱氏英烈纪念馆,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咸安山歌、竹雕等非遗文化传承;打造咸宁孙郭胡城址战国楚文化窗口,推进笔峰塔书香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推进王家畈学堂修复保护,建设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如今,一座座文物古迹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市民可观可赏可思并引以自豪的文化场所。

  乘势而上,打造富民之河

  当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时,绿水青山就成了金山银山。践行“两山”的理念,关键在于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通过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淦河“颜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更好更优发挥母亲河“价值”,“两山”的理念正逐步在淦河得到生动实践和充分显现,淦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逐步统一。

  我市组织编制《“万千百”工程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将淦河作为试点,明确在两年内,乡村旅游客房将达到 1390间、做好 180 桌农家饭、研发 18 道咸安特色菜。

  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便是首批尝试靠淦河“颜值”吃饭的村落,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和整体开发,实现文旅农融合,村里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里第一个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的90后村民朱勇林今年“五一”正式营业。

  同时,咸安区正统筹开展“淦河百里画廊”项目建设,根据沿线资源禀赋,提出设计规划方案,每个乡镇倾力打造一至两个可落地、可收益的休闲、娱乐、观光等示范点项目,形成完整的淦河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