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晏钊,39岁,汽修店负责人
采访时间:9月9日
采访地点:咸安区咸宝路
口述实录:
我在职校学的是汽修技术专业,在校学习期间,我跟着老师认真实训,课下,更是积极实践汽车技术新知识,为创业打下基础。
我对这个行业很是看好,也很感兴趣。无论是见到别人修自行车、摩托车,还是三轮车、小汽车、轿车,都喜欢接过手去琢磨鼓捣一下,了解车子的构造和原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以后成为一名修车师傅,让“罢工”的车辆重新启动。
毕业一开始入行,我是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在汽车修理厂,我不嫌脏不嫌累,师傅们修理汽车,我就主动帮着打下手,仔细观察,用心揣摩,不懂就问。帮着老板去进汽车配件,我总是找机会向车主们了解汽车出现问题的情况、修理部位及价格。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车辆维修的“武艺”。
2003年,我在一家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实习。视野开阔了,见识增长了,我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2015年,我将自己多年工作的积蓄拿出来,苦心经营起了这个汽修店,一开始比较难,毕竟是新店,顾客难免有顾虑,加上我们当时的确没有太多的运营经验,导致客源不稳定,自己也着急。
大家都知道,汽修市场竞争性还是很大的。所以 ,我严把服务质量,这是很重要的。我经常去外地出差,到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汽车配件市场购置原材料,不会为了赚点小利润以次充好。
顾客在我店里修了车,都觉得技术可靠,彼此互相推荐宣传,店面的口碑和客源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现在,虽然汽修店规模不大,人手不多,但是在当地有着很好的信誉,在同行中可以称得上是佼佼者。
我每天都很忙,店里的业务上了正轨,汽车美容、维修、汽车精洗等项目都要亲力亲为,但我并不满足于现状。除了现阶段的经营项目外,对于未来我有着长远的打算。我想把这家店作为总店,好好经营,等将来条件成熟再做连锁店。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