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西泉村蝶变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查生辉 朱亚平 通讯员 梅伟东

  这是一座拥有众多荣誉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示范村、省级文明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卫生村、市级生态村、通山县乡村振兴试点村等。

  这是一座拥有丰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村落。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孝德文化,湖北大鼓、快板、二胡、彩花灯、木雕等精彩纷呈,境内有隐水洞地质公园、清代大学士吴怀清故居、隐泉古寺、杜鹃水果观光采摘园等,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振兴的东风吹过,旅游成了网红村西泉村最美的底色。

  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越来越富裕

  “隐水洞风景区重新营业了没?可以订餐不?”“景区刚刚重新对外开业,可以订餐的。您想吃什么,可以把菜先订好。”

  25日,在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乡村酒店”农家乐,老板程诗虎正在接听电话。景区刚刚重新对外营业,农家乐的生意正在慢慢回暖。

  别看农家乐大厅里客不多,但每逢节假日,程诗虎就会十分忙碌。2008年,隐水洞景区开业后,在外打工的程诗虎回乡创业,创办了西泉村首家农家乐。因隐水洞景区的人气兴旺,程诗虎的农家乐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

  程诗虎的致富经历是该村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动缩影。

  “村里有600多名村民都是吃旅游饭、赚旅游钱。”西泉村村干部程书民介绍。

  西泉村位于通山县城东12公里,村区位优势优越,南畔富水湖,水陆交通便捷。国家4A级景区隐水洞公园主体在村中心落户后,全村13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湾822户3006人,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引导村民在隐水洞出口的沙窝、新屋下、茅洲铺、吴洞四个村湾发展农家旅馆、土菜馆。

  近年来,该村致力推进湖北省旅游名村建设工作,先后建设了43家旅游经营体。

  “乡村旅游+”,正让这座传统村落,变美变富!西泉村村民去年经济收入达6626万元,经济收入近三年平均增速36%。仅去年一年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1270万元。

  “孩子回来了,就在家门口创业。如今住在湾子里,真是太幸福了。”吴洞自然湾,96岁的吴义旺时常与乡亲在家门口凉亭内闲谈。

  老人说,西泉村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断完善路灯、文化广场、休闲庭、绿化带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居住得更舒适。如今不仅道路修到了家门口,广场、路灯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村民们的生活十分“富有”。

  全新运营模式,激活产业越来越兴旺

  四周青翠的群山,尽显西泉村世外桃源般的恬静和安逸;依山而垦的农田,尽显田园风光,景色壮丽。

  记者来到六组的水果采摘基地里,村民吴祖基正打着雨伞,穿着深雨靴,在基地里巡视。基地里猕猴桃、八月瓜、梨子挂满枝头,随手摘下一颗火龙果,果实香甜可口。

  “这几年,来基地里采摘的游客特别多,完全得益于村里全面开发旅游业。”2015年,吴祖基承包村里40多亩基地,种植桑葚、猕猴桃、八月瓜、梨子等果树。“今年果园游客是往年的5倍,供不应求,收入达6万余元。”

  随着农家乐、水果基地、特产店等经营体越来越多,产业兴旺的同时为了方便管理,西泉村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模式。

  程书民说,村里充分依托山水、人文、历史资源,引进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努力打造观光休闲、赏花垂钓、观古民居、民俗体验游的旅游产业格局,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村委组织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立足村域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以“中国第一实景民俗村”为主题元素,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村委会+村民自营”,推进旅游名村建设工程。

  为提升乡村旅游接待点文化品位,西泉村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从规划设计、经营类型、风格定位、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打造了“隐水洞购物一条街”和“乡村旅游一条街”。

  西泉村对所有从事休闲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登记、建档立卡,纳入旅游资源数据库,并分别设计制作了“农家乐”“乡村农庄”“乡村旅游餐饮接待点”“乡村旅游住宿接待点”等标牌,实行挂牌经营,进行星级评定,并将星级休闲园、“农家乐”列入政府部门接待单位,享受政府相关补贴,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打造网红村落,美丽村庄越来越红火

  冒雨走进西泉村,远处山林茂密,果树葱葱,山林内仙气缭绕,近处通村小河清澈见底,一条条弯曲的通村公路干净整洁,栋栋新居坐落有致,仿古设计的农家乐、特产店整齐排列,平畈、山谷与溪沟交错,田野四处鸟语花香,村民们安居乐业,一派蒸蒸日上,文明祥和的新气象。

  始建于清朝嘉庆辛未年的西泉世第屹立其中。西泉世第建筑色彩以灰白为主,呈现出一种原始古朴的特色。宗祠的装修以素雅简朴为基调,突出传统的楹联文化,宗祠内的柱子、墙壁上共有20多幅木刻的对联,使整个宗祠荡漾着浓厚的儒学气息。建筑面阔三间,通深三间,精致典雅。

  “从没见保存得如此好的古民居。浓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戴着口罩自驾来此的游客林汐一边拍照一边感叹道,西泉村的古树、古井、古富水河道等历史环境要素,体现着当地悠久的历史积淀,历史环境要素为村庄增添了原始、淳朴的氛围感。

  在“故乡里”民俗传统文化园内,“手工作坊体验区”“地方特产品尝区”“铁皮石斛观赏区”“樟林隐趣休闲区”等四大主题成为游客怀古颂今的驿站。

  近年来,西泉村投资4000万元,升级乡村公路,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增添一批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文化广场健身文体器材等,对全村房屋进行立面改造。

  村庄内,房屋绿树成荫,绿化布局典雅大方,村内的古屋、清流、田园、橘坡,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一场场枇杷旅游节、乡村旅游游、抖音大赛、咸宁市作家协会摄影家采风等节庆活动在西泉村点燃。西泉村也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成了人气担当的网红村,为乡村旅游发展聚集了人气、财气。

  节会中,西泉村不断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策划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民宿、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旅游体验产品;积极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实现农特产品线上推广销售,拓宽旅游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成为农民创收致富新门路;创新文明旅游模式,设立“爱心超市”,对旅游产业接待服务、产品开发进行评分评比,选树了一批旅游行业的先进典型,激励促进西泉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150余个旅游标识牌、安全提示牌、交通导向牌落地,安全救援系统、散客和自驾车服务体系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游客集散中心、3个大型综合服务停车场、1126个停车位,4座设施完备的旅游公厕拔地而起,全面提升西泉村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座特色旅游乡村初具雏形,一个富裕美丽宜居的乡村正在悄然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