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实干为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阳县白霓镇各党支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尺,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俯身干实事的作风、看得见的成效取信于民。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在后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排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生活用品,一套文明积分制度格外引人注目。暮色晚风习习,白霓镇后溪村“文明超市”一群7-13岁的小小评分员正集结完毕,在乡贤的带领下准备进行入户评分。
过去,位于振兴大道旁的后溪村鸡鸭乱飞、杂物乱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脏乱差”,在白霓镇人居环境整治拉练检查中经常排名靠后,党委不放心、村民不满意,后溪村干部很着急,如何破题始终困扰着后溪村党支部书记丁文娟。想起到浙江、湖南等地学习考察时看到的先进经验--积分超市,丁书记说干就干。
今年来,后溪村全面实行禁鞭禁塑禁鸡鸭散养,实行宅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制度,让“脏乱差”蜕变为“白净美”,而推动这些变化的关键在于积分制的施行。
据悉,后溪村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开设的文明超市,实行加分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转化为相应积分,用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礼品,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同时,组织小小评分员进行评分,定期进行公示,记在村民积分卡上,形成积分管理台账,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深受村民喜欢。
“小积分撬动乡风大文明”。后溪对“积分大户”或事迹特别突出的个人及家庭,给予表扬奖励,融入善行义举榜,对典型事迹宣传推广,营造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激励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让新时代文明蔚然成风。
“敲门行动”凝聚安全共识
7月28日,中共崇阳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7家县直部门联合白霓镇政府在回头岭村开展安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安全常识宣传。
暑期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是本次安全教育的重点,团县委在现场设置了“防溺水六不准”安全知识展板,现场向小朋友介绍防溺水安全知识。来自大集中学的教师还为回头岭“希望家园”的60名小学生讲解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纷纷背诵出“防溺水六不准”。
县消防救援大队还组织了消防安全演练,让现场学生和家长亲自体验煤气罐失火关闭阀门的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让村民在遇到火情时掌握自救方法,避免灾害扩大。
活动现场,各职能单位通过发放宣传册、围裙、小扇子等宣传资料和生活用品的形式,向现场群众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大气、水、土壤、固危废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安全知识、应急救援、山洪地质灾害避险等相关常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和谐稳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安全知识宣传进基层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安全问题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升村民提高面对险境的处理能力,共同保护平安家园。
“希望家园”增添暑期欢乐
“陌生水域不可靠,淤泥水草深坑藏……”7月17日,白霓镇三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教老师李诗颖给孩子们演示着欢快的手势舞,小朋友听着音乐专心致志地模仿着。
2019年,三溪村支部书记饶冠军鉴于本村儿童留守现象严重,利用暑期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创了暑期“文武学堂”,通过邀请本村大学生返乡实习教授文化课程,自己免费传授孩子们武术。今年,团县委开展关爱青少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给村里引进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教老师,让村里的留守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有了“第二个家”。
宽敞温馨的活动室内,书籍、玩具、绘画用品一应俱全,一侧墙上贴着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绘的画作,另一侧摆满了孩子们喜欢的图书。每天早晚6点钟的前后一小时,饶书记给孩子们进行武术训练,上午和下午低年级的孩子们看书、画画、下棋,支教老师教高年级学生文化课程和写作业,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村民饶斌的儿女都在外务工,留下4个年幼的孩子要照顾,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今年暑假,孩子们有了新去处,这也让“愁放假”的饶斌感到格外激动。“把孩子们都集中起来,教他们武术、写作业、学习,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我们特别放心。”
据了解,团县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开办暑期“希望家园”、关爱青少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通过对接省内高校联系支教队伍,联系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9所高校的支教团队,分别在大市村、后溪村、谭家村等14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希望家园”支教活动,既为124名支教老师一个“接地气”的实践机会,也让1128名乡村学生在暑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为建立支教活动的长效机制,现已争取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在白霓镇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