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左倾路线与鄂东南苏区肃反扩大化

  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极其严峻的形势和长期存在的军事被动、思想混乱和肃反扩大化等问题,苏区中央局早有觉察,多次致信、致电和派人巡视检查,敦促省委认真解决。但是,省委书记林瑞笙等人极力推行“左”倾路线,对鄂东南苏区造成很大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33年10月,正当鄂东南军民奋起投入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工作检查组来鄂东南,全盘否定鄂东南军民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所取得的成绩,认为龙港失陷是鄂东南各级党委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结果。鄂东南道委执委、通山中心县委书记黄玉田因不同意红军“向东南发展,收复失陷苏区”的决定和“打回龙港过年”的口号,就被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和1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一起在通山石门坎被错杀。检查组还决定在鄂东南地区党政军组织中追查“改组派”,致使鄂东南苏区出现了肃反扩大化。

  黄玉田等人被杀后,新任通山县委书记阮凤鸣鸣贪生怕死,畏敌如虎,根本不能领导革命斗争。咸蒲崇通县委书记徐自然和梅经武等人经不住艰苦环境考验,先后叛变投敌,导致整个鄂南的工作处于停顿、被动状态。

  由于林瑞笙等人执行“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1934年1月,苏区中央局指令改组湘鄂赣省委,撤销了林瑞笙的省委书记职务,由陈寿昌接任省委书记,但此时鄂东南革命的局势已很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