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坨“滚”出产业链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企业名片:位于通山县科奥工业园6号厂房的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于2016年创办,是一家以红薯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该企业在全国首次实现通山包坨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让通山包坨这道几百年的传统美食走出了通山,走进了超市。产品通山包坨、薯粉肉、薯丝等产品一上市,就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也逐年增加。

  2018年以来,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获湖北省农产品优秀企业称号,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通山包坨”获得“咸宁十大特色名菜”金奖、“湖北传统特色名食小吃”、“荆楚优品”等荣誉,入选《中国楚菜大典》,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CCTV、湖北电视台、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先后对该公司进行宣传报道。

  回报家乡的赤子之情

  57岁的万勇,湖北宜昌人。公公婆婆都是通山人,第一次进婆家,婆婆亲手包制了通山包坨,坨皮的Q弹,馅料的丰富,味道的独特,让万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品出了通山人的家常味道。

  2011年5月1日,万勇的公公病逝。她先生陈光明从外地赶回来,但是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看到父亲留下的遗书,泪如雨下,感概万千。“你外公是革命烈士,不知道政府是否认可?抽个空回通山核实一下……。如果有可能,请你们为家乡做点事情。”老父亲的遗言让夫妇俩深有触动。

  2015年的秋季,万勇退休,夫妇俩带着一个抗美援朝老兵、一个离开通山60多年老人的遗愿,回到了通山。当时正是红薯丰收的季节,通山的田间地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幼童,人人都参与到挖红薯、打红薯粉的农事活动中,空气中弥漫着红薯的味道,一担担红薯挑在乡亲们的肩上,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乡亲们的脸上,这样的火红场景一下子感染了他们俩。走亲访友时,乡亲们给他们做各种红薯美食,焖红薯、薯丝汤、薯粉豆腐坨、捶肉、薯粉肉、薯面窝等,当然少不了包坨。从准备每一份配料到制作工艺过程,这些传统而又极富魅力的美食,都让陈光明夫妇感受到绵密的情意,品咂出殷殷的盛情。

  “有心人”万勇发现,通山人非常喜吃包坨,家家户户都做,突发奇想,“包坨能不能像汤圆水饺一样走出大山,走进超市呢?”

  百战不殆的钻研之工

  2016年初,陈光明夫妇处理好宜昌的一切事务,带着四季衣物回到通山,在通山县科奥工业园租下1000平方米厂房,成立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始研究包坨制作工艺。

  灯光将宽敞明亮的厂房车间照得如白昼一般,从没进过厨房的陈光明,和整天与数量打交道的万勇,整天整天都窝在生产车间里试制包坨。

  夫妻两人开始实践后才知道,传统食品的工业化之路有多难。市面上一般都是小麦面粉和糯米粉生产的包馅食品,比如水饺和汤圆,用薯粉生产包馅食品的厂家几乎没有。无先例可学,对于跨界从事食品工业的他们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从原料采购到配方的制定,到冷冻保鲜防破裂,一道道难关像大山一样横亘在他们面前。

  “没有数过失败了多少次,只知道半年多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少做坏的包坨,直接就被当成垃圾丢掉。”万勇回忆,夫妻俩从手工制作到调试机器,一次次修改机器数据设定,一次次将破裂的包坨运出丢掉,但从未想过放弃。

  2016年11月,一颗颗圆圆可爱的包坨,从机器中滚落而出,完美的包坨让夫妇俩忘掉了多日的辛劳。

  2018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建成4500平方米具有清洗加工成型和冷藏等功能的生产经营场所,并购置了生产运输等各种设备。该公司先后申请了8项专利,掌握用红薯淀粉生产速冻食品的核心技术,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包坨生产企标的企业。公司现有包坨、薯粉肉、薯香面点等10个系列品种。

  铺设产业的发展之路

  在咸宁中百超市内,走过冷藏柜的居民刘先生发现,通山包坨有了新包装新口味,他欣喜若狂,赶紧往购物车里装了4袋不同口味的包坨。

  “没想到,在异地,也能吃到家乡味道。真的太好了。”在深圳一居民楼里,咸宁人士卢先生在淘宝直播间内买了一袋通山包坨,一边煮一边感慨万分,准备下次多买几袋,煮给朋友吃。

  线上,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入驻了淘宝、拼多多、国家消费扶贫平台等多家电商平台,并对多家网店实行一件代发,同时利用短视频抖音、微信、淘宝等直播平台拓展新用户;线下进入咸宁中百、家联、国贸等超市,同时发展代理商,利用其优势资源,进入各大冷链批发市场。九宫乡人出品的通山包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2020年走上市“两会”餐桌。

  经过几年的努力,陈光明夫妻俩用汗水和泪水提高通山包坨的美誉度和品牌的知名度,今年,不满现状的夫妻俩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目前新口味包坨上市,正在跟盒马生鲜洽谈对接,以期望入驻更多的超市;同时利用我们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断开发生产红薯类新产品,比如薯皮饺子、薯皮包子等”。

  万勇说,公司正在以产业带动,助推通山红薯种植产业,去年开始试种新品种红薯,今天扩大种植规模,正在建立自己的红薯种植基地。

  陈光明说,公司正在以通山包坨产品为切入点,围绕红薯产业链,不断研发生产红薯类终端产品,推动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