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助力咸宁高质量发展
熊峰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咸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措施

  “十三五”期间,咸宁市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保持绿色发展定力,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咸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十四五”期间,咸宁市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多型叠加期,受经济因素影响,污染治理主体承受力步入下降期,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压力更大。面临新的形势,我们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理念、策略和方法,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和系统治理,更加鲜明、更加有力地锚定精准治污的要害、夯实科学治污的基础、增强依法治污的保障。

  在精准治污方面,要更加聚焦工作重心,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在科学治污方面,要更加突出科学施策,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客观规律,强化对环境问题成因机理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研究,做到科学决策、科学监管、科学治理。在依法治污方面,要增强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从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推进依法治污,以法律的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巩固好阶段性成果,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持续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宽广度,进一步增强污染防治攻坚质效

  绿色是咸宁的底色和本色,生态是咸宁最宝贵的财富。2020年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咸宁。推动绿色发展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

  为此,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把推动减污降碳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生态环境由未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治理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向质变转变。要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从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常规污染物的治理为重点逐步拓展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新污染物监测评估与治理、塑料污染治理等更广泛的领域,把污染治理范围从城市向县市区、乡镇、农村地区扩展延伸。同时,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深层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咸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夯实污染防治攻坚合力

  生态文明大厦建得越高,就越要打深打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就。打赢污染防治防治攻坚战,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也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创新。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环保格局”,共同推进环境治理,要不断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探索建立企业非法排污有奖举报、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要积极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强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污染防治共治共保、生态环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监管、生态环境安全及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联动等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要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优化“执法+服务”执法监管模式、工业园区及企业环境管理评级、流域生态补偿、环境影响评价正面清单和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等创新做法,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委员会和1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方面的职能作用,铆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链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咸宁最大优势。让我们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求突破,在推进生态优势的转化利用上做文章,既保护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发挥好生态优势的“价值”,为咸宁市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