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祝振容、傅宝龙报道:“以前基本上旱季的时候是没有水吃的。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老人吃水要挑着水桶到沟里、河里去挑,太辛苦了。”近日,通山县大畈镇和平村二组村民徐赐教回想着这些年挑水的日子,再看看眼前清澈的井水,感慨万千。
和平村位于富水湖南岸,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470人。吃水难,是村民们长期忧心的一件事,也一直制约着村子的发展。
2018年,咸宁市邮储银行扶贫工作队进驻和平村。扶贫工作队一来到该村,就进行了实地走访。在走访中他们了解到,村民们多年来都只能饮用肉眼就能看到虫子的脏水。
“因为我们村组的垃圾、生活用水沁到井里面去了,水就不卫生了,经过水厂做检测之后,那个水确实不能吃。”和平村村支部书记张有军介绍说。
村民们吃水难、吃干净水更难的现状,引起了扶贫工作队的高度关注,“一定要解决村民吃水难。”
说干就干。工作队在实地勘察后,立即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为和平村一、二、五、六、七组建设了一批饮水井、蓄水池,完善饮水井地面配套设施,解决了该村村民们的安全用水问题。
“干了大概有四个月,山上没水,我们就用电把水井的水抽起来,我们的水基本就得到保障了,没什么大问题了。”村民徐赐教笑眯眯地说,邮政储蓄银行过来之后,花了十几万块钱,把这个水井重新选址以后,这个水质就达标了,卫生方面百分之百的可以用了。
“我们下来就是给村民办事情的。”在驻村工作队驻地,邮储银行驻和平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干部张高照说,驻村帮扶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大家是带着感情来的,“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村民的休闲文化广场,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看到这些变化我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