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寒节气的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正值每年公历1 月20 日前后。2021年1月20日4点39分进入大寒节气,这一天也是庚子年腊月初八日。《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二、大寒节气的气候特点
由于三九、四九时段处于大寒节气之内,这时寒流频繁,北方地区雨雪量增多,南方地区也进入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燥、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因而民间也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的民谚。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三、大寒节气的民俗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日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所以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1、祭灶送灶神。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人们通常在腊月二十四小年这一天进行祭拜。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位灶君司令,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2、食腊八粥。按照中国农历,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腊月初八又被称为“腊八节“。腊八节最著名的民俗活动就是吃“腊八粥”。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腊八粥”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扬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可见,自宋代开始,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城乡就已经很普遍了。在佛门,食腊八粥是种宗教活动。 用以纪念佛祖成道在民间,食腊八粥主要目的还是庆祝年来五谷丰登,祈求吉祥如意。
腊八粥的原料因各地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别,一般是以各种米豆枣要之类为主,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即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且健脾益胃,营养丰富。
3、迎年。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4、尾牙祭。大寒节气靠近农历年终岁尾,做尾牙也是一个重要的辞旧迎新习俗。做“牙”,是指每月农历初二、十六要拜土地公(福德正神),供桌上摆放各种供品,让土地公“打牙祭”,祭祀的供品有牲礼(鸡、鱼、猪三牲)、四果(四种水果,其中柑橘、苹果是一定要有的),还有“春卷”,即润饼。尾牙,故名思义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做“牙”。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退出了大寒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四、大寒节气如何养生?
1.起居养生起居方面和小寒时节一样应做到早睡晚起,做好保暖工作。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或下午,应多到外面晒晒太阳。晒太阳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症。晒太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病情恢复有一定益处。晒太阳也要掌握方法,一般来说,应重点晒头顶、后背等部位。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在大寒时节养生,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因为脚部对温度比较敏感,冬季地面温度下降,人体中脚与地面的距离最近,脚部温度下降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都快,加上脚部的自身保暖性能较差,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腿脚一冷,全身皆冷。所以大寒时节除了防风防寒外,还应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俗话说「寒从足下生」,睡前泡脚不仅可以驱除寒冷、促进代谢,同时也能刺激到足部的反射区和经络穴位。艾叶能温中逐寒、祛湿止痛,经常用艾叶水泡脚还可以去脚癣,改善脚气症状。用法:取干艾叶10克,加入清水(水量多少没有严格限制),煮沸5分钟后晾温即可,或将艾叶用开水浸泡15-20分钟后,再加入适量热水或凉水调节水温后即可泡脚。泡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必每晚都用艾叶水泡脚,每周2~3次即可;水位至少没过脚踝;泡脚时长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5-30分钟以内;水温不可过高,一般在42℃左右为宜,不可超过45℃,避免烫伤;女性孕期泡脚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心脑血管病人及糖尿病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泡脚;皮肤破溃者请勿泡脚。
2.饮食养生饮食上和小寒一样要以“补”为主。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早晨喝补气温阳的人参、黄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界生发的阳气,有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晚上服用滋阴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有利于身体阴液的滋补。除了服用以上药物以外,平日也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
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应略有不同。首先,大寒时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过食。
3.运动养生大寒时节应选择阳光较好的时候,适当到户外运动。此时运动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可选择慢跑、登山、太极拳、打球等方式,但要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以免伤津耗气,不利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