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 星期
绿叶情怀
——省纪委监委驻通山县板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胡长学扶贫纪事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江世栋 特约记者 孔帆升 通讯员 徐世聪

“你要是永远不走该多好!对我们比亲人还亲……”7月14日,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患小儿麻痹症的孟细元,挪移佝偻的身子,紧紧拉着胡长学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不走不走,我还要和你们一起奔小康呢!”胡长学鼻子发酸。

创立民情茶室、农民夜校、村湾广播,让群众首先从思想上脱贫;首创反哺机制,全面理顺扶贫产业与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村组“三资”清理,首创组账镇管,把群众利益装进“保险箱”。

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推出的这些创新举措,让8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把板桥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全国文明村”、“全省十面红旗村”。

富水湖畔这个蝶变的村庄,一个个真实的扶贫故事,讲述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群间的鱼水深情……

创立民情茶室、农民夜校、村湾广播,脱贫,首先“从心”开始

2017年初春的一天,板桥村初来乍到的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胡长学,听见村民刘正明一进村委会就与村干部大声争论起来。他听不懂通山话,还以为他们在吵架,赶紧找来村干部“翻译”。

原来,刘正明不满村干部将其纳入脱贫对象,要求继续“当贫困户”。

类似这种争吵的情况过去时有发生。因为“争当”贫困户、低保户,不满征地补偿标准等,村里争端不断,有的甚至进京上访。

为什么一项日常工作会成为矛盾的焦点?胡长学发现,根源在于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群众不了解政策,而村干部又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解答问题,加之有些村干部确实存在办事不公的情况,导致干群关系疏远、群众心存怨气。

疙瘩不解开,扶贫找不到点。

2017年9月,胡长学在板桥村搭建了一个干部、群众可以平等沟通的平台——民情茶室,24小时开放。工作队、村“两委”轮流值守、接待来访群众,烧一壶水,沏一杯茶,第一时间安抚当事人情绪。以喝茶、吃点心、聊天的方式,帮助群众舒缓情绪、打开心扉,让村民说出心里的怨气话,再将国家的有关政策向他们详细讲解。

这样,不少人带着怨气来,怀着愉快去。

四年来,民情茶室共接待群众来访291次,现场解决问题98个,交由县、镇解决问题36个,不符合政策劝退的24人次。

自民情茶室开办以后,板桥村再也没出现过进京上访的情况,往日吵吵闹闹的村委会也回归和谐,安然有序。

去年十月,胡长学到贫困户徐明丽家里送扶贫慰问金。对方一把推开他的手:“我家现在生活好多了,小孩也大了,再不能要钱了,给更困难的人吧。”

如今,村里没有一个人“争当贫困户”了。

扶贫要扶到根子上,就必须让老百姓都掌握实用的一技之长。

2017年9月,通山县首个村级“农民夜校”在板桥村建成。

随后邀请省市农技专家,针对板桥村产业特点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种养殖能手。

截止2019年底,累计培训440多人次,改良枇杷、橙子品种6000多亩,养鸡、养猪等产业规模也扩大了1倍。

给票子不如给点子,扶经济先要扶精神。

工作队将原本闲置的村委会广播站重新启用,并在全村16个自然湾设置了38个播放点,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广播湾湾响。

通过全覆盖广播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扶贫政策、好人好事和致富典型,定期开展“脱贫之星”评比、奖励,有效鞭策了贫困户摒弃“等着干部送小康”的惰性思想。

老贫困户章拾斤,天天听到熟悉的名字在广播里得到表扬,也主动向村委会申请从事保洁员岗位,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实现了脱贫。

 (下转第五版)

2020年8月7日 星期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