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是娱乐,它是苦旅,尤其参与报告文学创作,是一种付出,必须有担当精神。”近日,咸宁市报告文学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赤壁召开。近年来,我市很多优秀的作家,都积极参与到报告文学创作中来。他们中有笔耕不辍的孜孜老将,有专职写作的科班少壮,更不乏新锐的文学黑马,大家创作热情高涨。
1 成立报告文学学会
当日,来自全市的三十多名代表和市作协全体全委出席会议。大会宣读了市文联关于成立咸宁市报告文学学会的批复。审议通过了学会筹备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宣读了学会理事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被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
近年来,咸宁市报告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咸宁人民精神风貌,讲好了咸宁故事。特别是在今年,咸宁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疫报告文学作品,在反映和展现咸宁人民伟大抗疫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再一次证明,报告文学这一文学形式在塑造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形象,及时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独特优势。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在贺信中写道,希望学会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思想号召鼓励下,立足当地,瞻望中国、世界,以真诚与热情投身创作,讲好咸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追求实践过程中的动人故事,为中国的报告文学发展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田天在题为《湖北作家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贺信写道,我们应该做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体验者、记录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在一回回热泪淋漓的感动中,用心用情用功写下我们的作品,回答时代的课题。
2 讴歌时代发展变化
成立报告文学学会,是我市报告文学发展出现了新格局、新气象、队伍不断壮大的自然结果。
“隽河一水,迤迤逦逦,自西向东悠然而至县治天城,左折向北,注陆水,入长江,浩浩荡荡。就是这条被时光打磨了几千年的隽水,聚百泉千河万溪之灵秀,滋润着这一片沃土,生生不息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崇阳儿女,从平凡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伟大。”此前,崇阳县文艺工作者、作协会员、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及各有关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由该县草根作家沈二民撰写出版的《当代崇阳人》纪实报告文学集首发仪式,共同见证了该书隆重的发行时刻和作家的朴实风采。
参会人员对该书的辛勤付梓及流畅、精彩的文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他们还评价这本书的成功出版,实乃新时代的励志之作,不仅可激励千万崇阳人今后更加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而且还是对《崇阳县志》和崇阳文史资料的有力补充。
该书抒写的当代崇阳人均是充满正能量的重量级人物,既有继往开来的党政军、学术界成就者,也有从普通劳动者到商界尽显时代风流的楷模、精英。这些当代崇阳人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上都发挥了自己的重要作用,是一本值得阅读借鉴和收藏之佳作。
纪实报告文学《当代崇阳人》出版并引起热烈反响,正是我市报告文学发展的亮点之一。从沈二民等一批本土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出现了新格局、新特点,也有很多新变化。这些作家刻画时代新人,以文学方式解读和阐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成为报告文学这个时代文体的强音,这是近年来我市报告文学最鲜明的特色和亮色。
3 深入生活汲取素材
“通过实地采风,使我了解官桥八组在改革开放前贫穷落后到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6月下旬,咸宁市报告文学学会一行举行“聚焦乡村振兴、走进美丽官桥”文学采风活动,大家表示深有感触。
据了解,为加强报告文学作家“四力”建设,深入宣传嘉鱼县官桥镇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旅建设、特色产业、工业发展等建设成果,咸宁市报告文学学会与嘉鱼县官桥镇联合开展“聚焦乡村振兴、走进美丽官桥”文学采风活动,这也是学会成立以来的第一场采风活动。
当天,市报告文学学会及嘉鱼作家协会共20多名作家先后深入到官桥八组,通过观看宣传片、到展览厅、现代农业示范园和金色年华养生谷网球场、沙滩浴场、郁金香花区等地参观考察,作家们不仅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飞速发展,也领略了山水自然之美,为报告文学创作注入灵感和活力。
写报告文学,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市报告文学作家们认为: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采访对象决不会告诉作者:“我有几个故事, 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只有向周围的人采访,才可以获得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侦察兵、尖兵。”主办方表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敏锐与深刻揭示,也是报告文学创作题的应有之义。组织作家们深入基层创作,既能培养人才,也能让报告文学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助推我市报告文学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