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是通山县厦铺镇一处国有林场,东临厦铺镇,西接杨芳林乡,平均海拔610米,明代时,又名飞龙山,时任吏部给事中的通山宝石人舒宏绪在此山读书而发迹,后故地重游,将飞龙山改名为“北山”。
北山呈长条形,自然景观独特奇异,风光秀丽。古往今来,吸引众多文人到此游览观光,吟诗作赋,抒发情感。
明代礼部侍郎朱廷立在此挥毫写下“暗林传花气,山空响石泉。野云留树梢,春服舞风前”的诗句,将北山描绘得如诗如画。
清代贡生、诗人阮士楚写诗歌咏北山,“名山寂历镜如仙,半作我儒半作禅,四面清风怡惠远,一林绿竹契陶潜。”将北山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最壮观的是绿浪滚滚的林海。此山东南部边缘是一片马尾松人工林,间杂少量阔叶林,古木参天,掩天蔽日;西北为交界分明的楠竹林和灌木林。
林场场部周围是自然生态林,有鹅掌楸、红豆杉、紫桐等多种珍稀林木,泉水叮当,莺雀翻飞,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既是一座绿色氧吧,更是旅游度假胜地。
白羊山地跨南林桥镇与祟阳路口镇,主峰海拔700米,方圆百余公里。据史志称:此山“体隆脉厚,俯群峦如蚍蝼,揽万象于日下”。山中遍见悬崖奇壑,流泉漱石,名木珍禽,奇花异草。
世传,白羊山山高路险,人迹罕至。东晋永昌年间,却有三人乘白羊,如履平地般进入此山,好不悠哉。事后有成群的白羊悠闲散步山间,吸水食草,追逐嬉戏,却从不取食乡民栽种的瓜果禾蔬,周围居民无不啧啧称奇。
当地人屡屡相见那三人,着意与之相处,却跟而无踪,觅而无影,都称那三人是仙人,那白羊是仙羊,白羊山因此而得名。
白羊山宛如“天然宝库”,山中生长着大量的人参、何首乌、杜仲、天冬等名贵药材和银杏、紫檀等珍稀树木。
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曾为施救染瘟的难民,不远千里慕名进入此山采药,那些忽见忽没的仙羊为其精神所感动,主动为其引路,背其攀岩越涧,助其采撷到所需药物。孙思邈有药物辅助,治病救人更是不遗余力,造福一方。
药王去世后,当地民众为其在山中建起一座有白羊作伴的药王殿,纪念其悬壶济世的感人事迹,药王殿至今香火不断。山中还有牧羊石哨、白羊钟声、慈航古洞、官山庙、祖爷牧羊等自然与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