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边是一个座落在赤壁市神山镇最北端的自然村落,因其房舍依山傍水散落在西凉湖湖边的原因,故被人们以形概貌唤作了“徐家边”。
据记载,最初的徐家边人是来自江西“瓦渣街”上的三兄弟(康熙年间清政府推行江西填湖广)。老大与老二落脚的地方唤作“大屋徐家边”,老幺落脚的地方唤做“细屋徐家边”。
“大屋徐家边”和“细屋徐家边”出门二三十米,就是有着12万亩水域面积的西凉湖,与嘉鱼县新街镇和官桥镇隔湖相望。山水湖色,风光优美,堪称“鄂南土地上的梦里水乡”。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屋徐家边” 和“细屋徐家边”裂变和发展成了80多户的大村庄,是“西凉大队”的产粮大户,拥有近百只鱼船的渔业队,一时农渔业发展兴旺,居民收入大大增加。
徐家边曾经出过西凉边最早的“私孰老师”,也曾走出过“黄埔军校四期”的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一些村人的外出务工经商和孩子们读书考学,曾经拥挤不堪的村庄,慢慢露出了松动的迹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徐家边几乎家家都在赤壁城里买房置业,户户都过上了“农忙在西凉,农闲城里住”的“惬意生活”——特别是近几年的国家通村公路建设,一条通镇达县的希望之路使得“徐家边”这个有着400多人的自然村落,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充满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不断朝前迈进。
那些沿着“康庄大道”而整家整户走出去的村人们,在幅入一座座大小城市的同时,也让村子本身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充分的张扬。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缓缓铺开……
现在的徐家边已经很难觅见30岁以下青年的身影了,继续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常住总人口不到100人。不知不觉中,“徐家边”已成为了许多外出村人的一种念想,以及清明祭祖时的目的地。
在新颜换尽旧貌的过程中,徐家边用“绿、富、美”的现代乡村景象彻底模糊了几千年的城乡差别,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西凉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