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星期
一业兴带来万家乐
——看嘉鱼如何推进产业扶贫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昌强 通讯员 余顺清 聂夏云

  嘉鱼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个,贫困户10312户36228人。为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预期出列销号,该县将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布局定项目

  脱贫攻坚,产业是龙头,选准项目是关键。

  嘉鱼所辖8个乡镇,地形地貌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各异,发展产业不能“一刀切”。

  该县按“平原粮菜、滨湖鱼虾、丘陵油茶苗木和红薯”的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围绕蔬菜、水产、湘莲、油茶、红薯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引导贫困村及贫困户选准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如今,“一镇一主业,一村一品系”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显现。

  陆溪镇境内湖泊众多,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规模较大。近年来,该镇围绕做大做强藕产业,先后引进湖北鸿富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和嘉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莲藕、藕带种植和深加工,吸纳100多户贫困户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带动全镇发展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官桥镇重点组织贫困村观音寺村、舒桥村和港南村的300多户贫困户,大力发展油茶、绿茶等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形式,该镇分别发展油茶、绿茶5000多亩,可帮助2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目前,该县82个行政村已新建起设施蔬菜大棚1.2万亩,新发展油茶面积3.4万亩、水生蔬菜6.5万、红薯种植3.7万亩、小龙虾养殖8.5万亩,可带动8146户贫困户增收。

  强化带动促增收

  产品不愁销了。

  今年,高铁岭镇陆水村、陆溪镇印山村、湖山村,与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湖北联创食品公司,签订了湘莲订单种植协议,实行保护价收购,给各村的湘莲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在这一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举措的带动下,三个贫困村已发展湘莲种植3100亩,参与种植的贫困户80余户。

  据统计,嘉鱼县有6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了1124户贫困户,以务工或土地流转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户年均增收1.2万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成为重要的带动力量。全县有225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3093户贫困户发展,占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30%。

  至今,该县已连续四年实施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分别对发展蔬菜、油茶、畜牧养殖等产业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奖补,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053万元,带动发展油茶、红薯、林果等涉农项目上百个,贫困户2000户。同时,为解决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该县财政列支专项奖补资金480万元,支持12个重点贫困村建设了50KW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5万元。

  创新模式带发展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嘉鱼不断尝试,探索建立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力求产业落地得实效。

  今年60岁的潘家湾镇东村8组邓炎德是一名身有残疾的贫困户。2016年,他在镇村的帮助下建起猪舍1800平方米,养殖生猪60头,次年就实现了脱贫。

  2017年,邓炎德申请小额贷款10万元扩建养殖场,生猪出栏达1000头,并带动3户贫困户在养殖场务工,每名贫困户月务工收入达1500元以上。

  新街镇蜀港村贫困户程贤功,组织13户贫困户成立养牛合作社。按照程贤功个人出资30%、其它贫困户支付20%、政府扶贫贷款50%的比例筹集资金,购买良种母牛交由贫困户喂养。待母牛产仔后,合作社回购小牛,每户贫困户年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

  如今,该县相继出现像邓炎德、程贤功这样“脱贫户+贫困户”帮扶发展、“贫困户+贫困户”抱团发展等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基地托管、信贷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抱团式发展,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方向不准、信息闭塞,技术落后、发展动力不足等矛盾,保障了贫困户实现稳定收益。?

2019年6月27日 星期

第02版: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