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2018年最热的科技名词,尤其是比特币价格过山车一般的起落,让人们对区块链更加关注。但是,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运用,它不是区块链本身。区块链意味着什么?它有哪些作用?《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0》解释了这些问题。
区块链中的“区块”,是一套电子账本,不仅可以记录货币金额,而且可以记录任何信息,几乎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电子档案袋。把不同的区块链接到一起的,就是无形的“链”。区块链是一群研究密码学的专家发展出来的技术,他们希望借此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就是没有核心,没有中心,没有中间人,一切活动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开展。“区块链+”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互联互通,而且可以在陌生的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让两个节点能高效完成各种交换。例如商品、资产、信息、服务等等。因此,区块链能够为人们节省大量时间: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即便任何物品都通过网络连接之后,两个接入网络的陌生人之间,仍然无法快速了解并产生信任。但是,区块链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1.0,核心技术是实现了点对点交易。各种加密数字货币都建立在这种技术之上。而区块链技术的2.0,核心特征是引入了“智能合约”,可将一些应用采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式执行。区块链1.0和2.0被归入金融科技范畴,而区块链技术3.0即“区块链+”,即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场景,有人称之为泛区块链应用。但是,真正适用于“区块链+”的场景,至少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场景中需要一个账本存在(不局限于记录价值);二是有真实性诉求;三是需要形成广泛共识。
分布式数据库早已有之。那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与之区别何在?简单说,分布式数据库可用很多传统技术和方式实现,只有用到区块链技术实现时,才称之为分布式账本。因此,分布式账本属于分布式数据库这个概念范畴,但分布式数据库不一定就采用区块链技术。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分布式账本,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要对记录在任何节点上的数据检验(校验),并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维护)。在一个节点发生该数据写入(记账)动作时,要经过其他所有节点按照大家认可的规则进行检验和确认,之后这些被认可的数据信息会同时被更新到所有节点上。这意味着,这种记账行为必须达成共识,之后保持稳定并难以篡改。
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中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区块链+时代》描绘了很多前景:以区块链技术2.0引入的“智能合约”为例,客人入驻酒店,酒店前台不需要人工值守,交押金、验身份证、发房卡,回收房卡、结算等都可交给机器完成,不会出错。再比如,用区块链技术处理简单的保险理赔,例如车险、急诊住院险的理赔,只要出险人在网上提交相关证据,即可触发理赔条件,自动划账,快速完成理赔流程。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