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星期
农民赵红伟:一边扛锄头育菜,一边握毛笔育人
留守儿童的义务书法教师
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龙钰 汪中昌 陈丹

  在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有一位编外老师赵红伟,他农民出身,痴迷书法40年;6年来,他一边务农一边义务教村里孩子们写书法,受到当地村民称赞。

  A 编外老师热心人

  8月25日一早,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赵红伟来到了自家的菜地,只见他戴着草帽挽起裤脚,肩上搭了块早已褪色的旧毛巾,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菜地里。弯腰间他将一个个包菜装袋打包好,再送上合作社里派过来的卡车,虽然已入秋,但一早上的忙碌早已让赵红伟汗流浃背。

  8时50分,忙完菜地的事,赵红伟并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回家休息,而是拐过村庄的住宅区,快步来到了四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一楼的卫生间,赵红伟仔细地将裤脚放下来,用清水整理裤子上面的褶皱、鞋子上的泥巴……完成农民到老师的转变后,他上了二楼。

  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二楼,设有希望家园,偌大的教室里,20多个留守孩子正等着赵红伟。

  “老师好……”“孩子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楷书竖笔写法中的悬针竖的写法……”说着,赵红伟便挥笔示范写了起来。赵红伟在纸上挥毫写下“振兴中华”几个大字,并耐心地讲述字的间架结构、握笔运笔的姿势等,他教得很认真,孩子们学得也很努力。

  “看着或气势恢宏或娟秀飘逸的书法作品通过孩子们的手一点点呈现出来,那种成就感简直妙不可言。”说着,赵红伟兴奋地摊开平日里的练习作品给记者看,这是他近期每天5个小时、耗时一周的最新作品:六张四尺整宣的《岳阳楼记》,字体工整有力、端庄大气。

  2013年,赵红伟成为四邑村的希望家园的志愿者,每年暑假,他都在这里义务教孩子们写书法。谈到对公益的看法,赵红伟说的话很朴实,他说:“人嘛,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回报社会。”

  B 楷书临摹接班人

  每天奔走于田垄、牛棚和灶台间的乡民们无法理解赵红伟的兴趣爱好,他自己也说不出什么缘由。“就觉得书法很美!写的时候,可以进入一个无我境地。”赵红伟说。

  “虽然家境困顿,但是我的精神充实富有。” 赵红伟说,他常年挥锄割草、奔走于广袤的山野,手腕有力量、腹中有天地,加之他又能沉心静气,选择楷体是最适合不过的。

  说起赵红伟的书法情缘,得从他已过世的父亲说起,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是村里唯一一个会写毛笔字的人,闲暇时,父亲写,赵红伟就在旁边看。父亲写一天,赵红伟便看一天。

  赵红伟15岁那年年底,像往年一样,上门求对联的人很多,眼看着年夜饭又要推迟到中午两点以后吃。怕父亲累倒了,赵红伟便和堂哥商量,他俩也来帮着写,减轻父亲的压力。

  父亲的表扬,亲戚们投来赞赏的目光,都成了赵红伟练字的动力。自那时起,赵红伟每天要练字5个小时,每个周末跟父亲一起在家里闭门造字。

  当时赵红伟家里很困难,写书法的宣纸又很贵,他注意到家里墙角边上有一堆一人多高的旧报纸,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他便开始在旧报纸上练字,后来家里的报纸写完了,他便将宽胶带绑在桌子上写。经过近40年的领悟练习,如今赵红伟的楷体已渐入佳境,点横勾撇之间尽显生命的张力。

  后来,赵红伟接触到了各类艺术杂志,阅读各种书法作品,临摹名家名师的书法便成了他的乐趣。最开始,赵红伟受父亲启发,临摹“乙瑛碑”,后来又临摹欧阳询的字,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潜心钻研,书法作品颇见功底。

  每年春节,赵红伟成了父亲的接班人,为村民义务写对联。自1996年开始,他负责村里的墙报,村里的选举名单、征兵单,各家各户的红白喜事也都由他来写。

  “半辈子了,最开心的事就是下雨天,不用下地干活,可以呆在家里写字。”尽管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境不好,但赵红伟却凭借浓厚兴趣,对书法痴迷半生。

  C 书法艺术传承人

  “村里的人都拿我当笑话和谈资哩!”赵红伟笑得很憨厚,他说,每次看见他放下锄头镰刀、关了房门、伏在粗陋的木桌上开始提笔蘸墨写字,左邻右舍就故意拿他取乐。

  “他们敲门打窗,拉长声调大声喊着‘赵红伟,日头出来啦,还不出工,你躲在屋里搞什么鬼哟……’”时间长了,赵红伟慢慢就习惯了。他跟着大伙一起笑着,自我解嘲。时间久了,村里人也都习惯了这个被书法迷得五迷三道的“怪人”。

  赵红伟的偶像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有一年冬天,赵红伟在新闻里看到,欧阳询的字帖又出了新的版本,他便自己坐火车去武汉,准备买本新字帖回来临摹。

  逛了几家武汉的书店,赵红伟终于找到了欧阳询的新版本字帖。光顾着开心,结账的时候,赵红伟才发现,字帖远远超出预算,买了字帖后,身上的钱也只够回嘉鱼的车费了。

  因为第二天还要留在武汉办点事情,身上又没有钱,没地方住,赵红伟便准备抱着欧阳询的字帖在火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待一晚,忍饥挨饿的赵红伟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他的心里是暖暖的。

  没想到,刚好碰到巡警查人,赵红伟因为没有带证件,便和一群人一起被带到了派出所。最后,赵红伟只得将怀中抱着的欧阳询的字帖拿出来,以证清白。幸运的是,这次遇到了一个懂书法的民警,民警便将赵红伟放了。

  提起书法,赵红伟总是一脸笑意。“书法是传统文化,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现在坚持教孩子们写书法,也就是想让孩子们跟我一起体验书法的快乐。”

2018年9月10日 星期

第04版:香城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