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蜜蜂蜇一下就会丧命?近日,一篇名为《北京急诊医生分享垂死一刻自救经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这位医生在文中讲述了急诊室里两名被蜂蜇伤的患者一死一活的不同结局。为何被蜂蜇伤竟会有如此严重的结果?万一被蜂蜇伤,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置?
被蜂蜇伤别大意 严重过敏反应可致命
这篇阅读量已过千万的文章介绍了两个病例: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和一位5岁女童,被蜜蜂蜇伤后都出现了严重过敏症状,但中年人因及时来到医院,获得救治,化险为夷;女童则由于家人缺乏相关知识,只是在家简单处理了一下,发现症状严重后送医又不及时,结果耽误救治,不幸去世。
尽管对大部分人来说,被蜜蜂蜇一下可能只会出现局部肿痛,但对某些人而言,一旦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很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除了严重过敏反应,如果是被群蜂或马蜂蜇伤,还可能因蜂毒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严重的可致肾功能衰竭或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前些年,南京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女大学生在紫金山被马蜂蜇伤后,出现多器官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紧急处理注意三个“第一时间”
作为皮肤科医生,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尹志强医生经常和蜂蜇伤打交道。他表示,一旦被蜜蜂或马蜂等蜇伤,紧急处理时要注意三个“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冲洗伤口
被蜂蜇伤后要第一时间用水冲洗伤口。如果确定是被蜜蜂蜇伤,因为蜜蜂的蜂毒是偏酸性的,用肥皂水冲洗效果会更好。但马蜂的蜂毒是偏碱性的,用肥皂水洗就不大合适。因此,如果是被马蜂蜇伤,或者你搞不清是哪种蜂攻击了你,又或者你第一时间找不到肥皂,那就赶紧先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冲比不冲好。
被蜇伤后如果能看到蜂刺的话,最好及时把它取出,但应该先评估一下自己能不能将它完整地取出来。如果不能,就不必费力费时去取蜂刺,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第一时间去就近医院急诊
被蜂蜇后,很多人可能会先看看情况严不严重,再决定去不去医院。
尹志强提醒说,蜂蜇伤的过敏反应发生比较迅速,进展会很快,很可能等出现全身不适时,再去医院就来不及了。所以,如果蜇伤后很快出现全身不适,哪怕你已经拨打了120 ,也不要干等120,你要做的是呼叫周围的人第一时间将你送到就近医院。千万不要自己跑去医院:一来会耽搁时间,二来跑步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全身反应。
这种情况下,选择就近的医院相当重要。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小女孩就是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后,一家人并没有选择只有3分钟路程的就近医院,而是选择了30分钟路程的当地一家大医院,结果送到医院时早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尹志强说,如果你被蜇伤后暂时只有局部肿痛,还是建议立刻动身去医院看一下,千万不要等待严重反应出现后再去医院。因为速发型的过敏反应一旦启动,快到你招架不过来,说倒就倒了。所以即使人是清醒的,也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并且要去急诊,而不是门诊。
第一时间口服抗过敏药
在去医院的路上,最好立即服用抗过敏药(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尹志强强调,是尽快服用,而不是感觉出现了过敏症状再服用。因为抗过敏药服用后起效需要时间。如果能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效果会更好。但因为激素类是处方药,去药店没有处方第一时间买不到。
夏日还要防范这些“毒虫咬伤”
夏季衣着单薄,外出旅游度假的人也多。除了蜂蜇伤,门急诊比较常见的还有蛇咬伤、蜈蚣咬伤、蜘蛛咬伤等“毒虫咬伤”。
尹志强建议,外出旅游,特别去深山老林的时候,最好穿透气的长衣长裤,备好登山杖、季德胜蛇药,再备一矿泉水瓶肥皂水(或者苏打水),以及抗组胺药和强的松。
季德胜蛇药不光有抗蛇毒的作用,对蜈蚣咬伤、蜘蛛咬伤同样有一定治疗效果,可以救急,所以在野外遇到这种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把季德胜蛇药先用上去,然后尽快送医。
碱性肥皂水的妙用,在于第一时间冲洗伤口,中和酸性的毒液,比较实用。
很多毒虫咬过以后,局部会迅速红肿,痒痛,特别是蜂蜇伤,尤其是马蜂,这种情况要口服抗组胺药。严重时会感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个时候强的松就派上用场了。
马蜂毒性很强,在野外,千万不要去捣马蜂窝。蜜蜂毒性较小,但是蜜蜂是群居的,要是被很多蜜蜂蜇了,那也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也别去惹它。(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