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建议大家阅读时,也可以准备一支笔,一个小记事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者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这样不断地总结学习,会得到有益的读书感悟和知识储备。
有些藏书的人认为,书保持干净最重要,所以宁愿不经常翻书,很多人家里的书橱只是为了美观。但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在看完书上画满重点线,甚至在书中画满批注,甚至空余的部分会展开长篇的论述。
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大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读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虽然未必能立即解决我们目前的困惑,但都是他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多年之后翻阅笔记,仍然会觉得自己的读书体验很有价值。
勤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更激发了我们的探索欲。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还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词段。自己尝试着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和同样喜欢阅读的书友们一起开展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
当然,勤做读书笔记并不是评价读书收获与否的唯一标准,单能让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事物有严谨周密的逻辑处理能力,对人能不矜不伐,不带偏见的处理关系。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对于做学术研究的人,做笔记是阅读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做笔记也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些智慧的结晶便会在我们的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阅读笔记变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